佛教中每一个法门都讲到自私是最大的无明。越自私的人越痛苦,越自私的人越烦恼,自私的人永远也逃不出这种困惑的圈套。学佛不是要断除自私的念头,而是要把这个坏的念头改成好的念头,把它转换成慈悲、宽容,这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所在。自私中带有贪、嗔、痴,而无明最主要的也就是这贪、嗔、痴聚集在一起。贪、嗔、痴没有佛法的熏陶也可能转换成好的方面,但是不能究竟,永远不可能究竟,而且绝大多数的结果都是带来烦恼。 我们现在要学会把贪、嗔、痴三毒转换成另外三种对我们人生有意义的东西。贪、嗔、痴是为了“我”,因为我执,故造成自私自利。如果我们放开一些、想开一些,我们的心胸就会更加宽容一些。但是学会了宽容和放开还不够,还要学会观察、分析、动脑筋,这就是智慧。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事情都是众生的无明造成的,单是宽容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后果,伤害到更多的众生,这些就不能宽容。学佛的人要慈悲、忍辱,但是要在般若智慧的陪伴下修慈悲、修忍辱,没有般若智慧,慈悲有可能是无明的慈悲,忍辱有可能是无明的忍辱。这样的慈悲和忍辱可能带来更多的烦恼。当然,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对我们自己或者对他人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也就不必计较。如果有些人根本不讲道理,这样做对他自己也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也忍辱和宽容,就会让他养成更不好的习气和习惯,将来这种习气和习惯还会在他的生活中制造更多的烦恼和障碍。这时候,如果你是有能力的人,有智慧的人,就要反驳他,同时要教导他。我虽然经常对别人说,佛教是慈悲的,忍辱的……可是万一有个疯子,拿把刀来砍我,我怎么办?我就忍辱让他砍吗?不可能的。我让他来砍,就完全是无明的慈悲,因为我给他提供了一个造业的机会。这个造业的机会完全是由我提供的。他如果把我砍死了,他就杀死了一条生命,这个罪过不得了,而这条生命正是我提供给他的。所以,这时候我虽然不能还手但我可以跑,可以躲,可以想种种办法来减少、回避这个危险。佛教谈的慈悲、忍辱,是要观察前因后果的,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来问我,我的回答可能是不同的,你和他想什么,我应该怎样回答你、回答他最为圆满,我要去观察思考后才能做出决定,这就叫法无定法。 佛法中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对治贪嗔痴的。人的三毒最容易反映成自己的身口意,这时你要会观察自己,从身口意三方面来了知自己业障的浅和深。有些人有很深的习气,容易喜欢打架、偷盗、放火、杀人,这就是我们说的业力很重,要学会减少和回避身的恶业。再观察口的业力怎么样?嘴上是不是经常乱说,不该说的话也说,得罪别人,挑拨他人关系,如果有这些情况,表明自己口的业力很重,如果不制止,就会不断造口的业力。减少不好的口业的习气,就要少说,不说不好的话,不说别人的坏话,也不要去挑拨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再观察意的业力,每天晚上或者一天当中,有时间静下心来,观察一下今天都想了些什么,是不是想了很多如何对自己有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付别人、伤害别人,想了多少这样的事,这样来观察自己的过失,观察之后要改正。如果身口意的恶业一点也不改变,那不论你修什么法门,修什么大法,一天到晚都在念咒都是没有用的。家里摆一尊金碧辉煌的释迦牟尼佛,每天去拜,你也认为他就是佛,就算这样对你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你身口意的业力、习气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
特别是作为居士要一点一点地把身口意的业力改正、净化。业障不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状的,或像条蟒蛇、像个蝎子这样恐怖的动物,也不是鬼,这些身口意无明的习气和习惯,是我们无始以来、前世的前世养成的,直接影响到今生。例如有些很幼小的孩子刚刚懂事会说话,就特别喜欢撒谎,似乎觉得骗人的感觉很舒服很痛快。他才学会讲话,并没有人教过他这些东西,这绝对说明是他前世带来的习气在今生表现了出来。如果要改变无始以来累积下来的坏习惯当然也不容易,因为除了前世的前世留下来的还有今生造就的,幸好今生我们认识到了佛法,知道要去改变也知道怎样去改变。在修行中要做很多供养,要念很多部经文,这些都是需要的。但最主要的是在念经做供养的基础上,真正改变自己才能究竟地消除业力,断除业力,否则没有办法,而且还在不断地造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