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执着什么

我们执着什么 佛使尊者著 郑振煌译 我们执着什么?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所执着的是世界。在佛教里,“世界”这个名词的含义,比一般的用法要来得广。它指的是一切万事万物,什么都是。它不只是指
我们执着什么

佛使尊者著 郑振煌译 

  

我们执着什么?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所执着的是世界。在佛教里,“世界”这个名词的含义,比一般的用法要来得广。它指的是一切万事万物,什么都是。它不只是指人类、天神、神祇、野兽、地狱、妖怪、饿鬼、巨人或任何存在着的东西。这里所指的世界,包含所有一切。了解世界很不容易,因为世界的某些层面隐藏不露。我们大部分人都只熟悉最表层,也就是相对真理的层面、常人智慧所能理解的层面。因此,佛教才揭示各种层面的世界。 

佛陀有一个教法把世界分成两个层面:物质或物理世界,非物质或心理世界。他又进一步把心理世界或心分成四部分,如果把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合并起来计算,就是五部分了,佛陀称之为五蕴。五蕴组成这个世界,尤其是有情众生和人自己。在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将把注意力放在有情众生的世界上,尤其是人,因为人才是问题所在。五蕴在人的身上全部显现出来了:人的肉身就是色蕴,他的心理则可分成四蕴,我们现在就来做些说明。 

心法的第一蕴是受,可分为三类:喜乐、忧苦、无记。无记就是不苦不乐,这也是一种受。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时时刻刻都有受。每一天我们都充满了受。因此,佛陀指出“受”是组成人的五蕴之一。 

心法的第二蕴是想。这是认知的过程,有如清醒过来,与熟睡、毫无知觉或死亡正好相反。“想”是记忆,也是对感官印象的认知,包含了藉由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所产生的初级感觉,以及对于过去印象的回忆。因此,人可以直接认知某一件东西是黑的或白的,是长的或短的,是人或动物……,也可以借着记忆而回想到过去。 

心法的第三蕴是行,也就是主动的思考——想要做某件事,想要想说某句话,好的思想和坏的思想,刻意的思考,主动的思考,这些都是。 

心法的第四蕴是识,这是利用眼、耳、鼻、舌、身的意识,以及藉由心来认知了解的功能。 

诚如第四章所解释的,五蕴构成四种执着的场所。请回到前面,再读一次,想一想,如此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你也将知道,这些五蕴正是我们攀缘执着的对象。一个人也许会执着五蕴之中的任何一蕴为自我,其程度就依他的无明而定。譬如,一个小孩不小心撞到门,受了伤,就会觉得应该把门踢一脚,才能够泄恨和解除痛苦。换句话说,他执着那个纯物质的东西,也就是那个门,那个木头为自我。这是最低层次的执着。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身体发脾气,气到要槌胸、顿足或撞头,也是同样情形的攀缘执着。他把这些身体部位当成自我了。如果他稍为聪明的话,也许会执着五蕴之中的受、想、行、识为自我。如果他无法区分五蕴,就会把五蕴全部执着为自我,也就是把全部五蕴当成“他的自我”。 

色身是最容易被执着为自我的,其次是受,感受有乐、苦、不苦不乐三种。让我扪想一想那些会使感官耽迷欲乐的情境,尤其是有些情境会让我们产生感官上的快感,使我们对各种颜色、形状、声音、香气、美味和可感触的物体摄心勾魂。这些都是我们所能够经验得到的愉悦感觉,而我们所执着的,也正是这些愉悦的感觉。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把感觉执着为自我,因为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愉悦的感觉,特别是肌肤相亲的触感。无明或愚痴也使一个人对其他三蕴盲目不知。他只看到令人喜悦的东西,于是执着为自我;他把那个东西执着为“我所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