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与佛教徒是不一样的(3)

宗萨钦哲仁波切:特别在今天,禅定已经变成一个非常普遍广泛的字眼。如果你谈的是佛教,禅定是强化觉知的工具。在佛教哲学里,人类受苦的基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觉性,我们永远在散乱中,而由于这种散乱,我们变得

  宗萨钦哲仁波切:特别在今天,禅定已经变成一个非常普遍广泛的字眼。如果你谈的是佛教,禅定是强化觉知的工具。在佛教哲学里,人类受苦的基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觉性,我们永远在散乱中,而由于这种散乱,我们变得非常执著或神经质,因此我们匆忙地寻求各种解答,这些解答反过来又成为我们新的执著。因而,应当让我们解脱的东西反过来又桎梏我们。在佛教里,具有觉知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们所谈的,是一种很简单的活在当下的觉知,不管你是在品尝一口好茶、在刷牙、在散步,或在超市里买菜,在当下鲜活现前。而发展这种习性,不掉入期待与恐惧陷阱里,就是开展这种觉性的好的开始。当然,最终我们需要去发展最深奥的觉知,那就是对真谛的觉知,对究竟真理的觉知。

  三联生活周刊:见地有多重要?一个人必须尝试或建构他自己的见地,这很重要吗?

  宗萨钦哲仁波切:不论我们是否在寻找,我们都有某种见地,我们都被制约而有见地。举例说,我们可能被制约的一种见地,认为BMW是个好车,而且整个工业都强迫我们去思考BMW就是个好车。根据这种见地,我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比如说:想要拥有一辆因而努力去工作赚钱、工作得很辛苦,而且很可能最后终于得到一辆。然后我们就需要去保养它、保护它、保险它,甚至对有些人,这车被刮伤了一点,就会造成很大的痛苦和焦虑,这一切都是根据于BMW是个好车的见地而来的。相同的,我们还有很多不同的见地,举例说,又瘦又高是现代人美貌的形象,但我听说在古代的中国,以当时的见地而言,肥胖才是美丽的形象。

  有些见地可以维持很久,有些就不行。如果见地是错的,无可置疑地就会引导我们到痛苦;如果见地是对的,显然它会带我们到快乐,或至少不会带我们去受苦,所以有个正确的见地是绝对必要的。有许多见地提供给我们,像是科学的见地、物理学的见地、生物学的见地、政治家的见地等,佛教的见地只是其中一种而已。我们必须去分析它、检讨它,如果你觉得佛教的见地可以让我们从短暂与长久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那么你就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应用这种见地,那就叫修行与禅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