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生欢喜心,不生嗔恨心,是名真布施。 ◎惟有藉著「宽恕',我们才能从烦恼这座‘牢狱'中释放自己。 ◎佛陀说:要用一颗宇宙的心,来过你现实的生活。 ◎善心观心,必能入道。 ◎戒为无相,名究竟戒。 ◎生命的本质乃是喜税、欢喜、自在。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其心能离我慢,顺得涅槃。 ◎禅者不离开生活,并且醒著生活。 ◎空性的极致,就是一切法无生。 ◎要能掌握现在,才有永恒可言。 ◎心为法界之家,亦为涅槃之宅。 ◎忍辱第一道,先须除我人;事来无所受,即真菩提身。 ◎有求皆苦,忘心即乐。
爱与慈悲 ◎如果今天你只是个小角色,不需难过,更不应小看自己,因为神圣其实就在你的身上,只是你不懂去感激你所拥有的。 ◎人往往不懂得尊重身边的事物,凡事只注重结果,而不去在意过程。谁会想过饭、菜、水的伟大?又有谁在用一张纸的时候,想过纸的奉献精神而去感激它? ◎有了了解,才能有爱,有慈悲。爱与了解是一体的。 ◎如果一个人太在乎别人,就是没有‘信心'的人,因太在乎别人的‘肯定',就会让快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人生活在无常而又短暂的世间,其实争不了名利,也带不走财富。重要的是要能觉醒真理,探索生命的能源,懂得追寻大我人生,懂得于日常生活中,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才能感受生命的无限光明。 ◎心灵上的富裕,是一种自我的尊严与满足。 ◎慈悲心的另外一种是‘爱'的表现。无我的爱,才是真正充满慈悲心的‘爱',不求回报的‘真爱'。 ◎容忍,是一种崇高和伟大的人生修养,要有很高的境界和修行,才能够做得到。 ◎反省是认识自己的秘诀,当我们从镜子里看见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与自己相遇,也就会发现在自己的里面,还有一个‘真实'的自己。 ◎一切欲望,都是由一个非常微小的欲望引发产生的,所以在平时就要‘慎心物于隐微'。 ◎生命的价值在于实践愿力。人生于世,唯有真心实践,才能舍出烦恼,才能转化心灵,当下即能享有生命的喜悦,并迈向璀璨美好的人生。 ◎我们之所以生生世世不断地轮回、不停地造业,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总是做出习性的反应。如贪爱时,我们希望能延长这种快感。嗔恨时,我们一心抗拒,想把它排除,于是身口意就有‘行'的造作。
慈悲的生命 ◎宽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在实践忍辱的法门中,敌人是最好的老师。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有了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了谅解心,才能容人。有了忍耐心,才能做人。 ◎唯有藉助同情的力量,来宽恕别人所甿的错误,你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 ◎量大,虚空装得下;心胸窄,自己容不下。 ◎你看不到别人的缺点时,就能从别人的行为、语言、思想中,到无限的智慧。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 ◎爱心和慈悲的发展,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大智心,不著我相。大愿心,广修善行。大悲心,救众生苦。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我最大的愿望是绝不发怒、永远说真话、亲切温和、不责难任何人,以忍耐对暴躁的人,以善意对伤害自己的人。 ◎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与牺生。 ◎治疗自私与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 ◎当你将自己奉献出来的时候,你就真正的得到生命。
大慈悲法门 ◎学佛就是要开发自己的真心,摘下自己的面目,诚恳地剖视自己、分析自己、认识自己。 ◎法的修持,落实在‘观心',而观心的始终要诀,在念念‘自知、自觉'中。 ◎以弘扬佛法为已任者,应不是用来重复佛陀的教语,而是以行动来实践的。 ◎知识是用学的,智慧是用悟的。要化导一个人,慈悲的言行、关爱的心怀,比任何都受用。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人世间的事事物物,从淡泊中滋生喜乐;从无求中,体验清净;从无我中,实践慈悲。 ◎就修持而言,舍弃自我,是肯定‘真我'和显现‘生命'之悦乐自在。所以说,在舍弃自我之后,人才发现到最大的欢喜,就是‘实在'和‘恒常'的悦乐。 ◎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别人的过错。 ◎良心,是每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因为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自己的良心。 ◎用如来的心,吸取生活中的佛法,并自我进修,学习菩萨大无畏的精神,期许将来有朝一日,以积极的行为,普渡天下众生,实践佛门的大慈悲法门。 ◎随缘是最好的性格,能随因缘,不计较、不比较、不执著,这就是佛法。 ◎‘多闻'并不一定能够增长‘道力',而是要善于观照,观照即修行,才能纠正自己的错失。 ◎信仰的层次,必须藉著智慧、体悟的提升,是故听经闻法,乃修持上不可或缺的途径。 ◎如果没有正见、正见,所有的佛法都是偏执唯有正知、正见、正念,才是真正的佛法。
常拥慈悲心 ◎禅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并非外来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心。 ◎凡是向外追求而不反求诸己的,到最后都会空虚,进而执著自己的情感而产生烦恼。只要确立心灵的主体性,让心灵自由自在,不被外在的情感所牵绊,才是解脱之道。 ◎宽恕,是可以解决万世仇恨的。如能包容、慈悲,将爱心升华、扩大,才能抒解心中的不平。 ◎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也是修菩萨行、广披有情的甘霖法雨。 ◎学佛修法最重要的是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再造‘业因'。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