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不是消极的
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坚实存在,则只能有一幅图案,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恒常,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所以说,因无我而缘起。 无常粉碎了我们对安全感、确定性的幻想,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脚下随时可能踩空时,便本能地想抓住什么,这就是执着的由来。而我们想抓住、想依靠的东西本质上却是抓不住、靠不住的,痛苦便由此产生。 《普贤上师言教》:世间财富是无常的,应依七圣财( 信、戒、舍施、闻、惭、愧、智慧) ;亲怨无常,当栖身寂静处坚固出离心;声名地位无常,当心怀谦卑,身居低位;言谈无常,当不辍念咒诵经;信心、出离心微弱易退,当精进修行以稳固誓言;思想看法无常,当具备贤善的人格。 万事万物都是以无常变化的形式存在的,实际上那是它们存在的唯一方式。我们也许并不知道,与事物真实状态的偏离,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不必要的痛苦。观修无常使我们的认知逐步趋近事物的真实状态,并让我们有机会成为更有智慧和更快乐的人。 无常不是消极的。当你不仅在脑子里理解无常,更以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中体验无常,用心去感触,体会,确信,你会开始惜人,惜物,惜缘来缘去,努力使所爱的人活得幸福,宽容别人对自己的触犯,安住于当下,从心底惜生的美好和喜悦。这种惜不会令人沉溺、痛苦,因为它源于对无常的觉知。 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而我们很难接受这一点,总是莫名其妙地感觉被亏待了,仿佛另有一个更合理更美好的人生还没来得及与自己重逢。我们无法随遇而安,难于当下一刻把心态转过来,心怀感激和清净的善意,然而人生只是一个个当下罢了,如果不能于当下心安,又能于何时何处心安呢? 放下执著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肯吃亏才能学会放下。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汇的含义会发生改变。比如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执著”有时候是指坚持不懈、决心坚定地去做一件事,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执著”。在佛教中,以欢喜心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称为“精进”。 佛法教人以豁达务实的态度看人生,知道人这一辈子,沟沟坎坎是填不完的,快乐不是没有,转瞬即逝,多好的缘分,轻易也就散了。放下或不放下,一切都是转头成空。看到人生的这一面,心里才有天高地阔、山远水长。看看周围,很多人都是满怀着对生活的热情筹划突然间离开这个世界的。你没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比这些人更幸运。藏族人常说:明天或来世谁先来到,我们并不清楚。 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不得不为生存奔忙,如果有可能的话,周末时让自己不再围着衣食旋转吧,让身心在一本书、一段静坐、与友人的交谈、春寒里的散步中逗留,安静下来去了解自己或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或者去做义工。即使在竞争压力很大的今天,生活除了奔波、冲刺,仍然可以有逗留和诗意。 摘自:《生命这出戏》 希阿荣博堪布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