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生命感悟(7)

所有的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同样的事:活在世上的目的,就是要与我们根本的、觉悟的自性相结合。就如印度的《奥义书》所说的: 有智慧之路,也有无明之路。它们遥遥相隔,且尽头各异……愚人陷入无明当中,还以为自己

  所有的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同样的事:活在世上的目的,就是要与我们根本的、觉悟的自性相结合。就如印度的《奥义书》所说的:

  有智慧之路,也有无明之路。它们遥遥相隔,且尽头各异……愚人陷入无明当中,还以为自己有智慧和博学,事实上却像盲人被盲人从此端牵到彼端,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那个超越生命的世界,是不会对幼稚的、不专注的、迷恋钱财的人闪耀的。

  什么是伟大的修行者?就是时时活在真我的当下,并不断挖掘和运用深刻启示的人。就如当代英国作家路易斯·汤姆森所写的:

  基督,无上的诗人,热切地活在真理当中,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清净的行为和圆满的象征,展现超越的真理。

  展现超越的真理,就是我们存在这里的原因。 

  在修行的路上碰到一点阻碍时,真正的修行者不会丧失信心而起怀疑;反之,他会洞察障碍的真面目——只是障碍而已。当你认清“障碍只是障碍而已”时,障碍就自然消除了。

  同样地,如果你无法认清障碍的真面目,而严肃地看待它,那么它就会更加强化坚固,最后变成真正的障碍。

  我们甚至会半相信地说,慈悲真奇妙,但实际上却一点也不慈悲,只会造成自己和别人的挫败和悲伤,而非我们一直想要的快乐。

  这不是很荒谬吗?我们一直苛求快乐,然而我们的行为和情感却让我们隔绝了快乐。

  究竟什么才会使我们快乐?我们都知道,精明的自我追求、机智的自私、自我利己的保护,有时候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当你真正看清楚我执和我爱时,你会明白它们是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根源。

  要学习如何死,就要学习如何生;要学习如何生,就要知道生命不只有今生,还有来生。真正地转化自己,及学习如何投生为觉者以助益众生,是裨益世界的最有力方法。

  现在让我们想像:有许多人把握学习佛法的机会,致力于庄严的修行,证悟了自性,并运用死亡的机会更接近成佛,为了服务和利益众人而诞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同样的真理为何别人能发现,而我们却浑浑噩噩呢,虚度年华呢?

  慈悲远比怜悯还要伟大和高贵。

  怜悯的本源是恐惧、傲慢和施舍,甚至沾沾自喜的感觉:“幸好不是我。”就如史帝芬·李文所说的:“当你害怕碰到别人的痛苦时,就成了怜悯;当你勇于面对别人的痛苦时,就成了慈悲。”

  要培养慈悲心就是要了解众生都是相同的,拥有相同的苦痛,尊敬受苦的人,并了解你既与众生不可分割,也不优于一切众生。

  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成就伟业(发现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修行是和我们的死亡面对面的对话,和烦恼直视,和愚痴无明拚搏!他们是一直伴随我们,从生到死,从迷惑至觉醒,对我们不离不弃。

  所以我们要依世界的觉悟的大师,和圣教量,指导我们,挖掘我们的心性,让他们呈现原有的光明和智慧。

  谢谢大家一直关注风的《生命感悟》系列,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在修学的道路上成为同志伴侣,助学益友。为完美人生而绝学!

  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