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生命感悟(4)

我说啊,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你是来修行解脱悟入真理的,还是计较别人与你不相关的事呢?当你看到别人的不好行为时,你应该先检点自己,看自己有没有这种与道不相应的行为,有之,改之;无之,加勉。还应该感谢人

  我说啊,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你是来修行解脱悟入真理的,还是计较别人与你不相关的事呢?当你看到别人的不好行为时,你应该先检点自己,看自己有没有这种与道不相应的行为,有之,改之;无之,加勉。还应该感谢人家为你提供了与正顺解脱之道的因缘!没有人家的不是,只有自己的不足!

  应该在有限的人生岁月里完善自己!你想想,为何和别人同样遇到的同一人,同一物,同一境界,为何你烦恼,别人没有你的这种反应呢?说明是你的福报不够,处处有不顺心的事,不要对外界充满你的错误情绪,应以智慧指导你的人生,感恩别人,敬畏上苍!

  在公司和同事也一样,不要每天闷闷不乐,愁眉不展,这样只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不顺心,日子照样过,岁月匆匆流,为何不开心一点呢?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解决,别人无法为你承担,如果你充满情绪,别人还有可能对你产生负效果,谁也不愿意每天和生活过意不去的人为伍;虽然生活对你所不公平,或者有突如其来的痛苦,但你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向上的精神,只要我坐着,我绝不爬着,能站着,绝不坐着的斗志精神,生活肯定会为你改变,朋友肯定为你喝彩,为你开心,给你增添无穷的力量。

  这种境界像什么?

  敦珠仁波切常说:好像一个人在田野中辛勤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坐到火堆前心爱的椅子里。他已经工作了一整天,该做的事都已经完成;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诸事已毕,他可以完全放下所有的牵挂,自在而满足。

  若你的心保持虚空,则随时都可以接纳任何东西;它是开放的。初学者的心灵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但专家的心却只有少许的可能性。

  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说:什么是慈悲?慈悲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同情心或关怀;也不只是向他表达你心中的温情;或清清楚楚地认知到他们的需要和痛苦;它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心,愿意付出一切,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如果我们能与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那么,甚至连最微细的意念、语言和行为,都会影响整个宇宙。

  把一颗小石头丢入池塘里,水面就会兴起阵阵涟漪:一个涟漪吞没另一个,形成新的涟漪。万事万物都是相互纠结关联的。因此我们学习到,要对自己的所做、所说、所想的一切负责任;也要对自己、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整个宇宙负责。

  因为业报是不可逃避、真实不虚的,所以当我们伤害他人时,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当我们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储备了自己未来的快乐。

  达赖喇嘛说:

  如果你能消除自私的出发点(如嗔怒等),培养慈悲心,最后你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有时候我会说,聪明的自私者应该照这样做。愚笨的自私者,老是顾着自己,最终招来恶果。聪明的自私者会想到别人,尽量帮助别人,结果获得大利益。

  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问别人:“为什么你那么不相信没有轮回?你有什么证据?万一你死后才发现有轮回,你要怎么办?”

  当然我们不要像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一样,对信仰抱满功利心,站在等价互换来和上帝说话。他说,为何不信上帝呢,如果有地狱怎么办?那不是一件很糟糕无可奈何的事吗?如信了上帝,来生,有地狱也无所谓;即使没有地狱,也没事啊,反正信上帝也不会亏本,丢失东西!只不过信他是给自己买了一项无形的保险!

  当然这样的话只有像他那么聪明的人才能说出来的!

  不管你做什么,不要逃避痛苦,要接纳它并保持敏锐。不管你多么绝望,都要接受你的痛苦,因为事实上它赐给了你无价的礼物:让你透过修行,了悟忧伤背后的实相。

  路米写道:悲伤,可以成为慈悲的花园。

  若你的心能对任何事保持开放,在你追求爱和智慧的一生中,痛苦会成为你最大的盟友。

   

生命感悟之七
 
禅定时的负面经验很容易误导人,因为我们习惯将其视为坏的象征,但其实它却是幸福伪装而成的。不要厌恶它,而要认清它的真面目——只是一种经验而已,如梦幻泡影。

  了悟经验的真面目,能让你免于经验本身的伤害和危险。因此,负面的经验也可能是大福报和成就的来源。曾经有无数的大师,运用此负面的经验,转成觉悟的催化剂。

  古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正是这个道理。

  利用生命给我们的创伤和痛苦让它们变成我们追寻真理和完美生活的助道缘。

  罗曼罗兰说啊,累累创伤是生命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在每一个创伤背后都代表有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常想知道,要如何面对和处理负面的情绪和烦恼。

  不妨建议大家去禅坐,但我们应明白禅坐并不是如枯木般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不用去想什么,而是让我们追寻那颗浮躁的心,让他呈现本有的智慧和美丽。

  如果禅坐时像他们说的一样,会在那儿不去思考什么,还有什么作用,还有什么意义?

  曾经有人咨询我,禅坐是不是像出家的修行人一样,每天坐在那儿禅思静虑,一动不动!

  我说,错了,出家人是那样的吗?如果那样,他们这么解脱生死,这么发现真理,这么完美僧格?

  禅坐任何时,任何地都可以,禅的意思是心不乱,坐的意思是外不惑!比如在公司里,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先冷静下来,追寻问题的弊端出现在那儿,不要以狂乱的迷惑,挠头搔耳,要静其心,平其气,这就是简单的禅坐,就这么简单易明啊!

  在禅定的无垠广阔中,你可以用一种完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你的思想和情绪。当你的态度改变时,心的整个气氛就会改变,甚至思想和情绪也彻底改观了。当你越来越愉悦时,它们也会越来越愉悦;若你对它们没有什么意见,它们也不会造成你的障碍。

  佛法告诉我们必须了解的真理,但要成就个人悟道,还是要先靠自己修行。经由修行,我们将能度过各种艰难、痛苦和怀疑,而这些艰难和痛苦,即成为我们最伟大的老师。

  经由它们,我们学到谦恭;认知到自己的局限;发觉到从习气和旧有框架中跳脱出来的内在力量和无畏;也领受到了修行开展出真正自由的广阔视界。

  我们如此地沉溺于追逐外界的一举一动,却完全忽略了亲近自己的内在心灵。

  我们恐惧于探索内在,因为我们的文化并没有告诉我们,探索内在能够得到什么。我们甚至认为这样做可能会让人疯狂。这是自我最狡猾的诡计,让人无法发掘内在真实的本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