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3)

而那些生活在水边林下的禅者,已经体悟到生命中自足的层面,很少需要任何身外之物来支撑。正如他们在诗中写到的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两树松花食有余”。虽然一无所有,但荷叶可以当衣,松花可以充饥,何等怡然

   而那些生活在水边林下的禅者,已经体悟到生命中自足的层面,很少需要任何身外之物来支撑。正如他们在诗中写到的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两树松花食有余”。虽然一无所有,但荷叶可以当衣,松花可以充饥,何等怡然,何等自在。不仅禅者能安贫乐道,任何心灵自足的人,都不需要依靠对物欲的满足来安身立命,来寻找人生乐趣。当年,苏格拉底曾在集市上感慨:生活中居然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心本是自足、无限而开放的,本来就充满喜悦。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透彻心的规律,了悟心的本质,以此化解不良需求,清除心灵垃圾,使生命真正找到归宿。否则,就会热衷于各种恶性或无谓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把一生大部分时间用来挣钱。而时间就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是在用生命换取这些生命中本不需要的东西。这种交换,难道值得吗? 

  二、如何改善心理

   那么,佛法又是如何对心进行调整和改善的呢?

   1.皈依·发心
   佛教所说的皈依,是对生命归属的寻找和选择。这个归属就是佛法僧三宝,代表高尚生命品质和建立这一品质的方法。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但我们往往只会选择职业、家庭等外在条件,只会选择每天吃什么、穿什么。但是佛法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内在需求进行选择。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才知道不要什么。否则就会随波逐流。大家要什么也跟着去要,大家做什么也跟着去做,并不思考这些对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潜在的、和佛陀同样的智慧德相,这是人生真正的宝藏,也是我们在世间最大的财富。皈依佛,就是以这种高尚品质的成就作为生命目标。皈依法,就是以佛陀留下的三藏典籍为修行方法。皈依僧,则是以僧团为指导修学的老师。所以皈依的意义就在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法的切身实践,开发生命潜能,从而成就佛陀那样的高尚品质。
   佛教讲的发心,相当于儒家的立志。我们明确人生选择后,还应立志以成就这一品质为生命目标。同时,做每件事都要有良好的动机,才能向这个目标汇归。这个动机必须是为了利益他人而非自己。如果我们做每件事只是想着自己,往往会使私心得到张扬。即使行为本身没有问题,也会增长我执。反之,时时想着他人,慈悲心就会得到发展,当眼里完全没有自己只有众生时,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了。
   动机不同,在内心就会发展不同的心理。所以,用什么心做事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的结果,一是内在的结果。外在结果,就是事情本身,比如经商赚钱、比赛获奖等。内在结果,就是做事过程中形成的某种经验和心理。同样是经商,有些人为牟取暴利而变得贪婪且奸诈,也有些人以自利利他之心经营,因注重信誉,依法经营,不仅事业有成,也培养了诚实无欺的品格。遗憾的是,现代人多关注外在结果,为做事不择手段,最后把心做坏的比比皆是。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心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就不会做出这种因小失大的无谓选择了。

   2.持戒·忏悔
   在有些人印象中,戒律似乎就是对人的种种束缚,甚至是不合理的束缚,因此望而生畏。其实,这是对戒律的误解。从本质上说,戒律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改善生命品质的行为规范。我们要成就高尚人格,在积极行善的同时,还要努力止恶,使不良心行停止延续。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行为规范,只要照做即可,何必受戒?须知,受戒是通过在佛菩萨面前的宣誓,使这一规范成为人生誓言,从而具有防非止恶的力量。如果只是随便想一想,也可能实践一小部分,但也可能不了了之。
   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就是在佛菩萨面前表明从今往后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不贪、不嗔、不痴等的愿望,以此增强对不良心行的防范力和自制力。只有不良心行得到控制,良好品质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一旦被不良心行占据主导地位,就像杂草丛生的稻田,秧苗就会因缺乏空间而被排挤,甚至因为得不到养分而枯萎。
   作为凡夫来说,在受持戒律的过程中,难免也会犯戒,这就需要以忏悔进行消除。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对心灵改善具有极大作用。我们的身体必须经常沐浴,衣服必须经常洗涤,这样才能保持整洁。而我们的内心,因为不断被贪嗔痴三毒所染污,同样需要清洗,否则就会不断积淀垃圾。
   所以佛教很重视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犯错后及时对治。一方面,要把曾经有过的不善行为发露出来;一方面,表示真诚悔过并发誓永不再造。有了强烈悔过之心,罪业就能得到相应的化解,乃至彻底铲除,所谓“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这也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3.培养正念·修习定慧
   除戒律外,佛法中还有定、慧修行,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修定,是培养专注、稳定的力量,并使内心变得纯净。我曾做过一个讲座,名为“清理心灵的泥潭”。在未经清理的内心深处,积淀无始以来的烦恼尘垢,仿佛厚厚的淤泥。如果没有定力,这些淤泥会时常泛起,使心处于混沌状态。修定,就是选择一个善的所缘,将心安住其上。再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熟悉,使心变得专注而稳定,摆脱昏沉、掉举、散乱等状态。
   若不去搅动泥潭,淤泥自会逐渐沉淀,使池水恢复清澈,这样才能看清水中的杂物。同样,以禅定之力平息妄念,才能对自身具有观照力。所以说,必须在定的基础上修观。其实心本具自我检测及观照能力,只因长期搁置,使这一功能逐步丧失。修习禅定,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恢复并培养这种功能。一旦具备自我观照的能力,情绪或念头产生的影响自然就会变弱。
   有了定之后,又该如何修观呢?这就必须具备正见。其中,缘起因果的正见能帮助我们认识心念形成及发展的规律,而无常、无我、无自性空的正见则能从根本上解除烦恼心理,获得空性智慧。
   无我的观修,首先要认识到我们一向执以为我的五蕴中,并无不依赖条件而独存的我。五蕴本是无明的产物,由因缘和合而成。众缘和合的五蕴,固然不是我;组成五蕴的任何一个因缘,同样不是我。具备这种认知后,进一步将五蕴的色、受、想、行、识当做客体观察。这样才能看清每个念头的起落,看清漂浮不定的混乱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把内心作为客体观察时,不能介入自我,否则,心就会陷入某种情绪或感觉中,无法看清心念活动的真相。依然会随着串习活动,不由自主地去贪,不由自主地去嗔。所以说,观修无我能使我们从执著中摆脱出来,看清心念的起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