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2)

此外,生命内在的觉知力也很重要。我们每天都在收看世间的各种新闻或事件,却很少反观自己的内心,看看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心灵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观照的功能,可以进行自我认识、检测和管理。这种觉知力,是人生最

   此外,生命内在的觉知力也很重要。我们每天都在收看世间的各种新闻或事件,却很少反观自己的内心,看看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心灵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观照的功能,可以进行自我认识、检测和管理。这种觉知力,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开启这一功能,就可以帮助我们止恶行善,培养正面情绪,消除不良情绪。
   我们的人格,就是建立在种种心理因素之上。这就需要时常进行审视:它究竟由哪些因素组成?占据主导地位的又是哪些?对那些给自他带来利益的正面心理,应积极发扬;对那些给人生构成伤害的负面情绪,应努力消除。这就是佛法修行所要做的,事实上,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在整个人生旅程中,唯有生命品质的改善,对我们才具有永久的意义。

   2.心是无尽生命的积累
   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所有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即使已经成为过去,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相应的心理力量。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功不唐捐”。在客观上,所有事情都会成为过去,甚至被逐渐遗忘,但在内心留下的烙印,在生命品质中形成的记录却不会自动消失,并积聚为影响未来生命走向的力量。
   从小到大,我们的兴趣、能力、习惯就是这样不断养成的。其中有些是先天因素,来自往昔的习气;有些是后天培养,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在形成过程中,还会受到不同思想观念、周边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其中,又以观念的影响力为主。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心态,形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当观念发生错误,就会导致不良心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人死如灯灭的观念,会导致及时行乐或消极厌世的心态。在这两种极端的心态之下,生活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有个宗派叫唯识宗,将心分为八识,包含意识和潜意识。其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是可以感受到的心理活动,属于意识范畴。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则是直接感受不到的心理活动,属于潜意识范畴。
   唯识宗将第八阿赖耶识作为生命载体。它就像一个有着无限容量的硬盘,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在生命延续过程中,过去所有的言行及喜怒哀乐,会在内心形成力量,影响现在的生命。而现在所做的一切,又会成为影响未来生命的力量。
   第七识的作用,则是因为对第八识的错误认识而产生潜在的自我意识。人们之所以会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根源就在于此。第八识虽是生命载体,并非固定不变的灵魂或神我。事实上,它是流动变化的。佛法认为,生命是流动的过程,其变化“刹那生灭,相似相续”。也就是说,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是相似的,就像流水,表面看来始终是同一条河,但其中的水却在不分昼夜地流动着、变化着。但第七识出于误解,在不间断的审查思量中,始终执第八识为我,念念不忘,从而形成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根本烦恼。人们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受到这种自我意识的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强调因果。但我们所以为的因果,往往局限于现象,局限于具体事件。事实上,意识活动也离不开因果,我称之为“心灵因果”。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因果时时都在发生,只是我们未加关注而已。当我们不断重复某种想法时,会使其力量不断增强,久而久之,成为重要的心理因素,进而固定为习惯、性格乃至人格特征。这就是由因感果的过程。
   在我们的内心,每天会出现各种心理,但能够得到重复乃至不断重复的,都是我们最在意的事。因为我们对内心缺乏观照,所以,这种重复往往是被动的,是不自觉地被串习推动。我们看到喜欢的人,不由自主就高兴了;看到讨厌的人,不由自主就起了嗔心。但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这些情绪是否健康?是否会使心陷入贪著或对立中?如果不加观察,这些情绪就会随串习自动复制,就像电脑中善于自动复制的病毒那样,最后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有些人相恋后,一旦失去对方,会情绪失控到自寻短见。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他把所有心灵能量都投射到恋爱中,从而制造出力量无限之大的情绪,并作为全部精神支撑。因为这种错误强化,失恋就等同于失去精神依托,甚至丧失活着的兴趣。如果不是把这种对爱的依赖放大到病态程度,失恋不过是一个挫折,绝不至于导致这样的悲剧。
   佛法认为,心是无常、无我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可以对心进行改造。在生活中遭人排挤,若嗔心较重,不但当时会生气,事后还会越来越气。因为这种得到重视的嗔心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而会继续搜索出种种“值得”生气的理由,为怒火不断添加燃料,最终使嗔心冲天而起。如果在逆境现前时保有智慧观照,怒火就不会被点燃。如果在怒火点燃后还有一点观照,就不会继续火上加油,使内心完全燃烧起来。
   因此,我们在谨言慎行的同时,应着重培养智慧观照,这样才会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和扩大,避免负面心理的重复和增强。

   3.心分真妄二种
   佛法认为,心分真心和妄心两类。真心代表着心的本质,在根本上,人心是圆满、自足的,并不缺少什么。正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虽然心原本万法具足,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需求呢?那就是妄心的作用。现代人的需求几乎是古人的百千倍,是否因此比古代人活得开心呢?其实未必。在妄心的层面,往往会将需求被满足所产生快感当做快乐本身。当一种需求产生时,就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满足它。问题是,这种满足程度是变化的,就像身体会对经常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一样,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饥饿时,吃饱就能满足。吃饱后,又要吃好才能满足。吃好了,又要吃得新奇才能满足。满足的标准在不断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生活空间的丰富,物质条件的发达,现代人可以用很多方式来满足或转移因需求产生的痛苦。在古代,恋人一旦离别,只有苦苦相思。而对现代人来说,想念时立刻可以电话传情,即使远隔重洋,买张机票也能很快相见。再或者,还有各种娱乐可以排遣。但我们要知道,虽然这种需求被转移,却又制造出另一种需求。
   现代人制造了很多需求,并将需求纵容得越来越大。暂时的满足之后,新的需求立即产生或是升级。这也是现代人日益忙碌、不断追逐的原因所在。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现代人应该过得远比古人轻松才是。事实上,人们普遍感觉很累,因为需求永无止境,操劳也就永无止境。在这些需求中,又有多少是生存所必需的?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无明驱使下产生的需求。进而对需求产生依赖,而依赖就是痛苦之因。没有这种需求前,我们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但拥有并习惯之后再失去,痛苦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制造一种需求,就制造了一种苦因。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