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心的培养,是念佛人理当重视的。然而,这个信心却不能是孤立的信心,应当具足后续的完整修法才可以。否则,信心就无法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了。这一点,蕅益大师有明确系统的论述,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又说:“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大师明确指出,具足愿行的信心,方可名为真信。如果一定要认为,但有信心今生即得往生的话,那么应当是这种具足愿行的信心才能与经义相应。对此,彻悟大师有深刻的论述: 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 二、往生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1.依《无量寿经》发心专念 依净土三经所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有很多种,《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有“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的条件。第十九愿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开示。真宗习惯上把前者所说列为真实之愿,后者则加以否定,这首先就有些自相矛盾了。且看后面经文中的解释,释迦世尊在三辈往生的经文中,重点所说的是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修持上。反复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难道释迦牟尼佛还不懂得弥陀本愿的真实义,反而选择了不重要、不真实的内容大费口舌吗?这显然是讲不通的。其实,第十八愿中的“至心信乐,愿生我国”,本属菩提心的内涵。如蕅益大师所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因此,在《无量寿经》的修学宗旨中,当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重点,这与世尊在三辈往生的经文中多次的说明是相应的。三辈往生的经文,当是释迦世尊对弥陀本愿中所说往生条件的最好解释,毕竟本愿说的是原则。释迦世尊绝对不会不理解弥陀的本愿而妄加解释,更不会说出与弥陀本愿相悖的开示。因此,如能互相对应参考,对理解弥陀本愿会有很大的帮助。世尊在三辈往生一章经文中,根据众生的机缘不同,说出了适合不同情况的修持方法,随各人的能力,认真修持,皆得往生,上尽一生,下至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2.依《阿弥陀经》信愿持名 至于《佛说阿弥陀经》,为自古以来民间流传最广泛的净土经典,正因如此,经中所倡导的深信、发愿和执持佛名号的修学方法也在民间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成为念佛人能否往生的衡量标准。藏经内宣扬弥陀净土的经论中虽有众多指示往生的修法,而历代宏扬者多以此经所论信愿念佛为核心修法,这当然有其因缘。略说不外两个方面:一则简易明白、直接了当;二则通俗易懂、修法方便。有此便利,自然广受欢迎。此经批注,代不乏人,最著名者当推明末四大师中的莲池大师所著的《弥陀疏钞》和蕅益大师所作的《弥陀要解》,前者博大精深,后者简要详明。近代以来,经印光大师极力推崇,认为是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批注,妙极确极。此后《要解》几乎成了净土行者必读之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要解》在阐述经中修学宗旨时,将其归为三个阶段:“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如此递进,一目了然。为使行人方便修学,大师随后阐释了信、愿、行的各自定义和独特内涵:“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随后,大师逐一对此作出透辟精彩的解析,尤其是对信心的说明,可谓全面而具体,足以启发正信,增上善根。有此正信之念,进而对极乐油然生起向往之忱。其恳切之心宛若离家多年的游子思慕故乡一般,迫不及待而又从容安闲,没人逼迫,不需劝勉,游子归乡,何等自然。这就是信愿,也就是净土行者的往生态度。以此为引导,一心持名念佛,待到临终,自然心不颠倒,正念分明,随佛接引,往生净土。这是信愿行具足的念佛人理所当然的成就。 在《要解》中,比较容易产生争议的,大概就是大师所说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有人认为,能不能往生,全在信愿,于是产生念佛不重要的误解。其实,这是完整的一句开示,不能分开来理解,再看大师后面的总结:“故慧行(信愿)为前导,行行(持名)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大师明白说出信愿与持名的各自分工,往生是要靠信愿的引导,这没错,但是如果没有品位,要往生到哪里去呢?而品位的高下,则要靠持名的深浅了。信愿如目,持名如足,只有合一,才能发挥作用。为了消除在信愿行理解上的分歧,大师依经义用了依次递进,相辅相成的体系加以阐述。如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即信、愿、行三者虽各有比重,但万万不可因此忽略三者一体的完整性,唯有三资合一,方成妙用,才能达到往生的目的。 3.依《观无量寿佛经》明九品往生 说到《观无量寿佛经》,自然会想到善导祖师,大师的净土思想,散见在五部九卷之中,尤其以《观经四帖疏》最为集中。大师于疏中虽极力强调佛愿接引的重要性,也未曾忽略自力行持的根本因素,所以大师判此经修学的宗旨时说:“本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而不是说以佛愿接引为宗,这是对全经的修学方法作了纲领性的提示。至于批注的内容当然不能一一细说,兹略举数端可见大概。 (1)弘愿接引为缘,劝心奉法为因 大师在批注开篇就指出: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这里, 大师依经义指出,“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这正是净土法门的特别殊胜之处,本来无可争议。但现在的问题是,将佛愿接引为增上缘理解为不须奉法修行,这就大违经义了。往生依佛愿为增上缘,但须众生勤心奉法为因,如此因缘具备,方得舍此秽身,成就往生果报。若众生无有勤心奉法之因,则弥陀大愿又能为何人作增上缘呢?再看大师对此法所受根机的解答,当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