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虽名闻遐迩,然“刻苦俭朴,一如故昔,洒扫洗涤,躬自操作,粒粟寸纸珍若拱璧。”“示人以老实修持之道,且更益之洒扫浣濯之勤”,严己宽人,与人为乐,一旦有钱,从不储蓄,不是救济孤苦,就是印经赠人,或办慈善事业。而自己却总是“破衲粗粝”,垂老躬行,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在《略说印光大师之盛德》一文中,弘一法师回忆说:“大师一生于此事(指惜福)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师每日晨时仅粥一大碗,无菜……饭菜尽已,注开水于碗中将涤荡以嗽口入肚,与晨无异……”若别人饮食稍作好些,师即“大加呵斥”,责备说:“我等道力微薄,不足利人,即施主一粒米,并无法消受,那可更吃好菜!”有居士供养滋补品,师亦转赠他人,总言自己福薄,不肯领受。 在倡导持名念佛的同时,师亦极力劝重因果,常云:“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途。”无论上智下愚“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又曰:“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道德如何高超,皆属虚设。”“佛则详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等事理。俾上智者必期于证本有,下愚者亦不敢肆意纵情,以膺未来之苦,势必改恶迁善,希圣希贤。”否则,若拨无因果,善无以劝,恶无以惩,天下大乱矣。若能明因果之事理,举心动念,唯善是从,决不敢有非分之念及举动,则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 纵观大师之一生事业,就是一部净土宗振兴史。在那法化日衰、大厦将倾之时,唯大师孤身奋起,一肩承担,极力弘扬,解行并进,以身作则而天下归心。古德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语在大师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由大师之人天狮吼而在当时教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圆瑛法师亦“敬步后尘,奔南逐北,莫不因势利导,指归净土”,“著《无量寿经》、《弥陀要解》等讲义,揭净宗之旨。著《劝修念佛法门》,普劝修持,同生安养”。膺大师教而趋心向佛、归心净土者不计其数。括其盛况,弘一法师称:“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太虚大师曰:“尽一生精力,荷担斯法,解行双绝者,印光大师也!”由大师之弘化,而使“善导高风,复见今日”,净土一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