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世界就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荣枯等等相对待的世界,到达一种绝对真实和圆融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第六首 宋.苏东坡 一树春风有两般 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 一片西飞一片东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禅诗。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髒,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少游坚持异议说:‘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两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作个公道,评判谁输谁赢,并且互相商议输的人要请一桌酒席。苏东坡求胜心切,私下便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过后,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两个人都以为稳操胜算,放心的等待评判的日子来临。揭晓的日子终于到了,禅师于是正色下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个人都输了,应该请我吃宴席。”苏东坡因此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物我的合一”。我们的观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有时甚至是不能相融。原因是因为我们把世间的“空有”分开,因此产生种种的矛盾、冲突、差别,但是在禅师的心中,物我是一体的,外相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心内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没有分别,而将它完全调合起来,好比一棵树上,虽然同样接受空气、阳光、水分,但是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而彼此能无碍的共存于同一株树上。泯除物我的对待,才能得到圆融的统一,管它虱子从棉絮或污垢中长出来,把“自”、“他”的冲突去除,才能见到圆满的实相。 第七首 刘宋.善慧大士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矛盾的调和。“空手把锄头”一句,乍看似乎不通,既然是空手,怎么又说是把着锄头呢?既然是步行,怎么又是骑着水牛呢?人从桥上走过,分明看到桥下的水在流着,怎么说是桥流水不流呢?其实,这是禅师们从较高的境界来看世界。这首诗是叫我们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廓然寂静,热闹场中也可以做道场,这就是陶渊明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到底有什么寓意?“空手把锄头”,是说从“空”里去体认一切,这个空是涵盖一切的虚空,这个“空”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也就是老子“三十辐共一轴”的空,教室不空,我们怎么能在这里讲话?鼻孔不空,我们如何呼吸空气?心里不空,如果充满烦恼,真理如何进入?所以空对我们很重要。双手空空,才能把握住世界,又岂是空手才能把锄头呢?“步行骑水牛”,是说我们求道为学,好比骑在牛背上,只要有耐心,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 一定能到达目的地,成圣成贤,都不是难事。万里路途,只要从脚下一步开始,这一步一步的前行,任你天涯海角,也可以到达,但是这个步行,不光是身体上的脚在步行,骑水牛是象征着心性的活用。“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说我们不要截然把事情分为两段,只要心里如如不动,草木瓦石,无非都是如来清净法身,流水哪里里会动?桥头哪里里是静止的呢?只要悟了道,就能在这千差万别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了差别心,才能见到诸法的平等实性。其实,桥流也好,水流也好,都是心起了波动的缘故。 第八首 唐.古灵禅师 空门不肯出 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 何日出头时 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禅师想:“如果没有过去剃度恩师引导自己入道,今日如何能悟道呢?”而可惜剃度师父仍然未见道,于是禅师决定回到师父身旁。师父问归来的弟子说:‘这几年在外面参学,证悟了什么吗?’明明悟道的禅师却回答说:‘没有!’因为道是不可言传的。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呢!’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价响,于是又触动禅师的禅思说:‘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并且做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晓得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地往窗户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啊!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地去下功夫,而不是“钻故纸”的知解啊!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论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什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升座,把经本一合,便说道: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就好像一块黄金,即使放在污水里,也不失它的光泽,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而已。去除了这些污染,我们的佛性就能展现出来。师父听了徒弟说法,终于开悟了。这首诗为我们揭示了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唯有融和这两个世界,才真正拥有了世界。这首诗更告诉我们“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道理,迷时固然是师度,悟时也可以度师。禅门这种掌故很多,譬如鸠摩罗什学了大乘之后,反而度化了他学小乘佛法时的师父,这说明在佛法之前,众生是平等的,没有阶级之分,也没有长幼之别。有的只是迷悟愚圣,平等中的差别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