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众生本来具有的理性分为三种菩提 即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 (1)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也就是说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从有情的角度讲名之为佛性;从无情的角度讲名之为法性。无论佛性或法性,都是真实且常住的。虽然诸佛悟此佛性,出三界证菩提,成为正觉的佛陀,但此性仍然是不增不减;虽然众生在生死中流转,此性也同样是不增不减。至于法性,则是亘古不变,如水的湿性、火的暖性、地的坚性、风的动性,乃至于宇宙中的万物都各有他们的特性,物的相虽生灭无常,物的性则永恒不变。此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真性是生佛体同,圣凡无二的。原无去来,本无生灭,因而称之为如如理,也就是本觉之理,因而名真性菩提。又因为法身理体周遍法界,所以真性菩提是以理为道。 (2)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实智就是指真实的智慧,此真实的智慧是众生本具,并非假造而有。据理起智,以智照理,理智一如。依本具的理性而起的真实智慧能如实了知本觉体性,能灭妄归真,能转识成智,能证得菩提,因名实智菩提,即根本智,亦名始觉智。又因为智光圆照法界,所以实智菩提是以智慧为道。 (3)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方便指权巧方便。佛以实智证理,以权智鉴机,随顺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种种方便。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启发众生内在的智慧,令众生出离轮回,因名方便菩提。是依根本智所起的后得智。又因为其妙用无边,所以方便菩提是以对机施教为道。 这三种菩提实际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就是了因佛性,真性菩提就是正因佛性。依文字般若能证得方便菩提,依观照般若能证得实智菩提,依实相般若能证得真性菩提。发菩提心,指的是发求取真性菩提之心。 二、根据所证果位分为三种菩提 即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 (1)声闻菩提:是指声闻之人发菩提心。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2)缘觉菩提:是指缘觉之人发菩提心。经云:若人在于缘觉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缘觉菩提。 (3)无上菩提:是指诸佛于因中发菩提心。经云:若人自发菩提心已,复能劝诸众生发菩提心,习学大乘法义,自既解脱,亦令众生解脱,是名诸佛菩提。 这三种菩提之中,声闻菩提是修四圣谛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独觉菩提是修十二因缘自观花开花谢而得到的正觉;无上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的最高菩提。发菩提心指的是发求取无上菩提之心愿。 依《出生菩提心经》所述: “如是发菩提心者,于解脱中无有退也。但就事别有三种菩提,何等为三:所谓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以此因缘心得解脱,名声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名辟支佛道;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教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渡河,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渡河,第三人造作大船,载百千人渡河。可见能载千百人渡河者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莫属。(信息来源:摘自《邢台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