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与普贤行愿相应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云飞月:
  请问ZF叔,怎样成就普贤行愿?

看ZF叔的贴,如果后学没有理解错的话,那就是:深心信解如己之愿,读诵受持见修即到。问题是,凡夫做到了这一点,还是不能像普贤菩萨一样深入法界、显现不可思议的行愿力,是否要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才能圆满这样的行愿力,才能如《初发心功德品》所说一样,遍现微尘数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zf:
  “如果后学没有理解错的话,那就是:深心信解如己之愿,读诵受持见修即到。”

──是的。

但能真正“受持”普贤行愿(用密乘的话说就是与普贤行愿相应),却也不是对任何人来说都能一蹴而就。依在下浅见,了解华严宗古德所开示的“周遍涵容”见,对受持普贤行愿有极大的帮助。

“问题是,凡夫做到了这一点,”

──能做到这一点者还是凡夫吗?

“还是不能象普贤菩萨一样深入法界、显现不可思议的行愿力,”

──若真能做到与普贤行愿相应,一定可以显现不可思议的行愿力。

对于很多行人来说,佛法在悄悄地发挥着神奇的作用,乃至行人自己都无法察觉。

如大悲陀罗尼经中言:“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若诵持者行于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飃身风吹着身者。一切重罪恶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又如宝箧印陀罗尼经言:“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诵咒。眼根所及。远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鳞甲一切生类。碎破惑障觉悟无明。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若与此人往过道路。或触衣风或踏其迹。或唯见面或暂交语。如是等人重罪咸灭悉地圆满。”

密法如是,普贤行愿的威神力亦复如是。

“是否要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才能圆满这样的行愿力,”

──这要看行人与普贤行愿的相应程度了,按普贤行愿品的法义,“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这是说,普贤行愿有在一念间完成的可能。

另,华严经中普贤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习普贤菩萨行愿。及诸三昧。以为众宝庄严之具。七菩提分。为菩萨身。所放光明。以之为网。建大法幢。鸣大法钟。大悲为窟。坚固大愿。以为其牙。智慧无畏。犹如师子。法缯系顶。开示秘密。到诸菩萨行愿彼岸。为欲安处菩提之座成一切智。得最正觉。增长普贤广大行愿。不退不息。不断不舍。大悲精进。尽未来际。度脱一切。苦恼众生。不舍普贤道。现成最正觉。现不可说不可说成正觉门。现不可说不可说转法轮门。现不可说不可说住深心门。于不可说不可说广大国土。现涅槃变化门。于不可说不可说差别世界。而现受生。修普贤行。现不可说不可说如来。于不可说不可说广大国土。菩提树下。成最正觉。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亲近围绕。或于一念顷。修普贤行。而成正觉。或须臾顷。或于一时。或于一日。或于半月。或于一月。或于一年。或无数年。或于一劫。如是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修普贤行。而成正觉。”

从上面的经文中可以看到,菩萨“或于一念顷。修普贤行。而成正觉。或须臾顷。或于一时。或于一日。或于半月。或于一月。或于一年。或无数年。或于一劫。如是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修普贤行。而成正觉。”可能有人会想,这些都是菩萨的示现。但在下认为,菩萨之所以做此示现,目的在于引导众生随学,如根本没有于一念顷圆满普贤行的可能,则菩萨的示现便成为纯粹的卖弄。

诺瓦:
  请问阁下,如果有人曾经的确是证悟了那种智慧圆满之法,身心受控,并觉到达彼岸之乐,可是最终仍旧抵抗不住人性固有的本能,导致悟觉倒退,不能操控身心,懊悔不已,他能否还有机会回归乐土呢?

我的感觉是:内心越是到达纯净的境界,身心越是健康,人性本能就越强烈……

zf:
  “如果有人曾经的确是证悟了那种智慧圆满之法,身心受控,并觉到达彼岸之乐,可是最终仍旧抵抗不住人性固有的本能,导致悟觉倒退,不能操控身心,懊悔不已,”

──这是不可能的。

最值得怀疑之处是“的确是证悟了那种智慧圆满之法”。

“他能否还有机会回归乐土呢?”

──恐怕要重新做起。

原来的那个“乐土”不可靠。

“我的感觉是:内心越是到达纯净的境界,身心越是健康,人性本能就越强烈……”

──“纯净”的背后可能就是污垢,不过没发现而已。

编辑:本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