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遇到一位几月没见的朋友,他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怎么网上见不到?旁边刚好放着几本正在看的林清玄的现代佛典系列《在苍茫中点灯》、《柔软心无挂碍》、《平常心有情味》,于是我就顺口说:在看禅。朋友大惊:你怎么了?有什么想不开的?你怎么可以看这些书?我笑了:禅怎么了?为什么不能看?我喜欢呢。朋友顿足:你想出家?无情无欲了?你知道什么是禅吗? 我倒奇了,喜欢看禅怎么会变得无情无欲了呢?很多人说到禅字就会联想到寺院、方丈,以为空门里的僧就是禅,禅就是僧,以为是很深奥悔涩难懂的佛经,这真是对禅的偏见了。我不知别人是怎么理解禅的,我看到的禅和知道的禅是很简单易懂的东西,能启迪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身,认识其间的关系时总结的思维方法。它让我感觉禅是人内心深处的本性柔软,生活有禅,禅就在生活里。其实禅与佛并不等同,禅是以佛教精髓为思想传递的主轴,并自成一派,它的精髓就是体验佛陀所完成的领悟——即菩提。禅的开悟是发现菩提心,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一个人若是开始觉悟了,就叫作菩提萨垂,简称菩萨,佛是彻底觉悟了的人,而菩萨是开始觉悟的有情众生。
禅字左边是示,右边为单,字义是单纯。当一个人追求心灵更高境界时,他内心就会渴望单纯而希望单纯,其实人的本心就是单纯的,所以人人心中皆有禅。它强调内在认知,强调一切从简,内因起主导,简单显本质,打禅就是用这一思维方式,对各种认知,做最简单的表述。而人的单纯是一种简单质朴纯真的美,不管这世界如何嬗变,单纯这种美德不会泯灭。因为当你处于最原始最单纯的心灵状态时,你会发现很多平时不大注意的事物真相,心灵的澄清明晰,你会轻易地感受生活事物的美好,获得心灵的饱满与喜悦。禅的修行是从“有意超入无心”,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转为正面情绪,无心即是本性清净的意思,而自古佛禅并不是要人们做一个无情无义无欲的人,一切有情众生,当佛修炼成道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超渡他的亡师,可见他仍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看禅学禅知禅,是要让人们内心更柔软更有情,携一颗不散乱不动摇的平常心,来品味生活,以喜悦的心来面对红尘俗世中的幸福与缺憾,能平常不平凡,能单纯不简单啊! 禅宗里有个“婆子烧庵”的公案,有一个和尚在庵里修行二十多年,全由一个悲悯慈怀的婆婆供奉他的生活,有天婆婆想知道这和尚到底修行得怎么样了,就让一个美貌少女去送饭,并要她坐在他腿上,问问他感觉如何。少女按婆婆意思做了,和尚说了他的感觉:“就好象一只枯干的木头,靠在寒冷的岩石上,经过三年也不会产生暖气。”婆婆知道后大为生气,说修行把人都修成枯枝岩石一样没活力没生命没感情,真是白修了,于是就把和尚赶走,并用火把庵烧了。修禅是要让人们心灵开悟,有开悟的人是有生命力、创造力、有热情、有爱心的,而不是要人成为枯木冷岩啊,“美女不尚铅华,似疏梅之映淡月;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禅是希望我们有觉也要有情呢。 禅不是孤立在现实之外的东西,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有,无人不知,只是各人认知的程度不同。人们对人生深刻体会的提炼,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得到的就是自己的‘禅’,寻找生活的会心与快乐,保持一个清醒单纯的头脑,面对繁杂纷乱的尘世,提升自己进入一个美的心灵世界。学禅的人不会排斥人情,会以平常心来对待世界,保有人的温暖,慈悲他人,智慧自己。禅是一种观照“存在和自性”的修为,宗旨在于释放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各种潜能,目的是希望我们回复到心灵最初的自由状态。它能安顿人的思想,使思想寄托在永久遥远与不可思义的境界里去。禅宗不立文字,以无相、无门为门,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以纯清绝点,无境界为境界,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内外合一,万象合一。通过禅,透悉人生真义,对人生充满幸福感,让自己容入宇宙的心,用一种自然轻松,自由自在的态度来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制造幸福、和平,能与众生相爱、相容,禅教我们对爱对情对事更专心、更投入,对万物更有慈悲心怜悯意。看大师讲过一个悟禅的故事:有二个和尚一起学禅,A和尚捡回了条奄奄一息的狗,并对B和尚说“我去讨点牛奶来给它喝”。可才走一会,B和尚就发现狗已死了,于是就对狗念起了经文。讨了牛奶回来的A和尚看见了,就说“这么深奥的经文它怎么听得懂,我来吧。”于是他把牛奶端到狗的面前,说:“你这辈子过得太辛苦了,喝了这杯牛奶吧,希望你下辈子天天有奶喝。超渡完毕。”旁边的B和尚顿时醒悟:原来禅就这么自然简单有爱心有情味啊。 我喜欢看林清玄大师的述禅书,他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活道理来让我们体会平淡而深刻的禅的意味。他说:“佛与禅最伟大的精神就是教我们即使明天要面对死亡,今天也要保持向前的姿势。”自古就有许多佛经诗谒达到了“文章意境足千秋”的韵味,很多文人墨客的生花笔也能让人领略到禅。是的,我们向往美好的人生,渴求世间的真情真爱,保持一颗干净单纯的心,就能体味到人生情爱的真谛,才能提升自己积极向上的生命品质,打开心窗容纳世间万物的美好,用滋润柔软的心来面对浮燥钢强的世界。喜欢禅的修心自我,福慧他人;喜欢禅的简单随意,随情任性;喜欢禅的生活清静,平常平等。只要你有心有情有意有爱,“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那么,生活中仰举腑拾皆有悠然意念中的禅。因为佛在眉心,禅在你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