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首楞严经》与禅道智慧三题(3)

十二处空从眼与色喻,耳与声喻,鼻与嗅喻,舌与味喻,身与触喻,意与思喻等六个方面对十二处进行分析,着重于从三个层面破其虚妄。具体来说,眼色、耳声,相互破;身触,从根破;鼻、舌、意,从尘破。而“十二处本

十二处空从眼与色喻,耳与声喻,鼻与嗅喻,舌与味喻,身与触喻,意与思喻等六个方面对十二处进行分析,着重于从三个层面破其虚妄。具体来说,眼色、耳声,相互破;身触,从根破;鼻、舌、意,从尘破。而“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一种真妄共在的心性本体观,即从相上看,十二处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功能,故十二处幻现为有;从体上看,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十二处之体,故十二处体性为空。

“八还辨见”对此有详尽的诠述。“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执攀缘心为真心,犹如捏目生花。释迦以明暗通塞等八种现象各可归还其所以然的本位。“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这就是说,八种现象都有其归还之所,能知能见的自性却无可归还之处。这个自性只要不随现象的生灭变化,生起相对的分别,就可以恢复到本来的清净妙明的本元。但是。如果执迷不悟,丧失了自性,就会浮沉于生死大海之中不得解脱。如何能够证明那个无所归还的就是我的自性呢?自性周遍一切所在,“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这就是明证。得出结论:“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释迦在阿难的请求下,进一步阐说进入“正觉三昧”的妙修行路。认为有二种妄见使众生随着业力而轮转生死,这就是别业妄见与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如灯光圆影,同分妄见如小洲之人共见怪异天象。如果灭除生死的本因,归还到不生不灭的自性本体。卷二因波斯匿王之问,显示真性圆明无生无灭本来常住之理。众生认物象为自性,昧于本心,迷己为物,为物所迷,有见大见小的观念,这正是迷失心性自体的表现。

十八界空由六根、六尘而生六识,统称为十八界。因为识为根尘所生,所以,此节着重于从识上破。识破则根、尘俱破。具体来说,在眼色之间、耳声之间、鼻嗅之间、舌味之间、身触之间、意识之间六个方面对十八界进行分析,逐一破解其虚妄。而“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一种真妄共在的心性本体观,即从相上看,十八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功能,故十八界幻现为有;从体上看,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十八界之体,故十八界体性为空。

知见亦空。“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禅林有一则以《首楞严经》破句断文而开悟的公案:“常阅《首楞严经》,到知见立知,即明无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师乃破句读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于此有省。有人语师曰:破句了也。师曰: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谓之安首楞严经。”(《五灯会元》卷十)此“安楞严”禅师将知见彻底摒却门外。客尘动摇,能见之性并无动摇;拳掌舒合,能见之性并无舒合。而凡夫却自以为客尘为自性,把念起念灭作为自性,这是在心理范围内打转,是对自性的颠倒。

释迦牟尼认为五阴(色受行想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共十八界,生起种种生灭相状。认为这种种生灭变化的作用,都是自性本体功能的显现。这个周遍圆满十方的自性本体,在自体上无论生灭去来等诸种幻象都了无所得。身心、心物对待之心不是真心,而是妄心。十八界本为虚妄,然明自性本心却不离此空之十八界。犹立而倒地,还须依地方可重起。因此,《首楞严经》反复申述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卷二、卷三)长沙景岑禅师“大德岂不见《首楞严》云:当知十方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师示偈曰:“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为众色,悟时刹境是真心。身界二尘无实相,分明达此号知音。”(《五灯会元》卷四)

3、擎拳直指的传释智慧

如来藏清净自性本绝言说,然开口即失、闭口即丧。不可言说者还须假诸言说的方便而说。在《首楞严经》中,如来虽然以语言委婉曲示之说,但也有以擎拳咄喝的心性直指之示。从这个意义而言,《首楞严经》内蕴着丰富而卓越的传释智慧。大致说来,有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以寓言说禅。禅本不可说,然如来却巧言曲示,以寓言、重言、卮言说之。《首楞严经》充满着如来的智慧寓言:“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卷四),以行旅之人惑南为北为喻,说明迷悟之别;“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卷四),以翳人空华之妄,曲示执妄为真乃为虚妄;“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卷四),以金出于矿,婉言自体心性之悟不复为妄;“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卷四)以明“宛转虚妄,无可凭据”之理。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

重言是借重他人之事例以明所述之理,如释迦举“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卷四)借助于演若达多执镜中眉目为真而视真实面目为妄的颠倒之见。

卮言是在言诠禅理之中,巧为敷设以陈明义理,以至其言亦成为后世禅林借重之言。“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卷四)“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卷四)以器贮浊水徐清来说明伏烦恼、断无明之理,以众生身心六根为劫掠自性清净心之贼揭示缠缚之因。并以憍陈那“悟客尘二字成果”敷陈主客之义。

三言虽说,然说亦无说,故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而未曾说着一字。此为说即无说。为了更为直接地指示众生体性而不至滞著,释迦还在解疑答难之时以势示禅。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卷一)举臂屈指,开掌合掌:“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卷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