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理原因 教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环境变化时,就容易被别的思想取而代之。佛教初传入时依附于黄道、方术,魏晋南北朝时又依附于玄学,犹如水上浮萍,根无定所。 佛教传入,首先是佛典翻译。佛典的翻译受地理环境、译者素质、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制约。佛教最初又不是从印度直接传入中国内地,而是从西域地区传入的,这些地方的语言不是纯粹的印度梵语。印度佛教到西域已经发生变化,传到中国内地又进一步发生变化。由于印度、西域的佛典在语言文字、思想内容、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中国固有文化有很大差异,翻译时又没有一定规则。“结果往往或因拘泥于直译,而义理未尽,义难通晓,或因注重意译而失本旨,义多暧昧⑩”。后采取“格义” 或“合本”,道安大师又发现“先旧格义,多违于理”。再加上佛典的传入又不是按佛教发展时间顺序来的,而是大小乘一起混杂着进来的。更有甚者,译者为了和中国古有的文化、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相协调,对佛典的原文作了选、删、节、动,使佛理前后矛盾、疑问百出,很难接受。“穿”的又是黄老方术的外衣,就很容易视佛教为荒诞、迷信。太武帝的灭佛诏书上就是这样指责佛教的。 佛教创立的目的本是化世导俗,使人们离苦得乐的。可后来受玄学清谈风潮消极隐遁的影响,佛教徒也开始以独住深山老林为时尚,远离了社会现实。佛教便成了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的麻醉剂。另一方面,佛教的传播者为了使世人接受佛教思想,一味地去媚俗,以致于失去了出世的特色,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佛教一旦失去特色,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很快就会产生灭亡的危机。佛教在“为化中国而中国化”的过程中,因其教理这一环节薄弱,而失去利用价值,也是太武帝下狠手的原因。 “诸法因缘生”, 太武帝灭佛这一法难也是如此。当这些原因和合时,法难就难免爆发了。 四、对灭佛的反思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借古鉴今,虽然今非昔比,当今社会为佛教发展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自由空间,但沉痛的历史教训,我们也应铭记在心。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是修行实践和社会教化的基地,是了解佛教精神的窗口,是佛教荣辱兴衰的象征。佛教的复兴,寺院的建设是首要问题。在党恢复宗教自由政策后,殿堂辉煌,古刹重光,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可是,物质富裕的条件下,某些佛教徒不是研习经典,安心修道,而是为广揽信徒,做些虚张声势之事;为扩大影响,大兴土木,扩建寺院,不惜巨金,塑造佛像,且攀比之风日盛。忘却了佛陀的遗教,背离了佛陀的本怀,遭到了社会的讥嫌。 佛教的昌盛,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国家为繁荣经济,给佛教许多优惠政策。当发展经济的浪潮冲向寺院,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振兴地方经济”等口号的掩护下,社会上某些唯利是图者钻了如土地无偿划拨、建设费减免、经营税赋免征等优惠宗教政策的法律空子。乱修滥建,看似寺院,实为借佛敛财的公司,招摇撞骗,胡作非为,做起一本万利的生意。“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欺骗了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侵占了佛教的有生资源,制造了信仰和宗教意识形态的混乱 ”,严重地损害了佛教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使社会对佛教产生误会,清净道场变成了市场。如此下去,历史的悲剧怎不会重演? 佛灭度后,佛教的兴衰成败都维系在僧人身上,僧人肩负着“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重任。僧人若能尽职尽责弘扬正法,佛法则兴;相反,如果是消极避世,生而忘生,苟延残喘,寄身佛门;或醉心名利,妄行邪见,装神弄鬼,欺世盗名,佛教必衰。反躬自省,物必自腐而祸生,主体不立,附会丛生,太武帝灭佛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这足该使我们觉醒。我们应明了贪欲是生死的根本,贪婪是灭佛的亲因。我们应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存出离之念,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自身建设也就是原会长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报告中指出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并具体阐述为“以信仰建设为核心、以道风建设为根本、以教制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建设为关键、以组织建设为保障”,自身建设是佛教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关系到佛教的生死存亡;倡导“以戒为师”的理念,因“以戒为师”是佛教长久住世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与保障。把自己培养成信仰纯正、德行高洁、道心坚固、教理精通的出家人,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出淤泥而不染”,做化世导俗的人天师表。如果我们舍本取末,背离佛陀本怀,蝇营狗苟于浮尘邪务,定蹈历史的覆辙。昔日僧人因不自重,生活奢侈,遭到太武帝灭佛之灾,成为后人哀叹的对象,而今我们若不引以为鉴,自省、自强,岂不将成为我们后人的笑料? 佛教历经两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不是殿堂的坚固和辉煌,而是具有超时空的教义和与时俱进的教理,佛教之所以还是佛教,就是因为其教义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佛教为何至今还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后来的祖师大德们契机契理契时地将教义给予诠释,创造出顺应时代的教理。 教义佛教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犹如人的骨骼,人无骨骼成为一堆肉泥,佛子若背离教义将不成为外道,教义是佛陀亲证亲宣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即思想核心的缘起和“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四谛。无论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或是大乘佛教时期,无一不是以此为准绳、基石。依之修行,则可以成就佛道;违之,就会自取灭亡。佛教为何于十三世纪在印度灭亡,就其自身来说,是因为佛教徒抛弃了根本教义,使教理极端异化,佛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根本教义不能丢,与时俱进的教理也不能忽视。佛陀的伟大之处是站在时空的高度给后人提供了思想源泉,但并非是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后来的祖师大德依照佛陀的根本教义找到了符合时代要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教理,佛教才得以延续和发展。否则,就将被时代淘汰。北魏太武帝灭佛,就自身而言,佛教初来乍到,尚处在依附阶段,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没创造出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发挥不了佛教应有的功能,因而就容易被别的思想取而代之。 佛教教理是佛教的“肌肉”,人无强壮的肌肉很难行走,佛教无丰富的教理,很难昌盛。佛教在中国唐代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是因为教理的繁荣;而以后各朝代又呈现势微的状态,是因为对禅宗“不立文字”、净土宗“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的偏面理解之影响,再加上本来就有“秦人好简”的习惯,造成了轻视教理的研习,以致于“观浮屠门内,变禅为惨,成净为阱者,比比皆是12 ”。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