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证(2)

慧能大师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一偈,总结般若的精义,真正是握得大乘佛法的心髓。世间与出世间,本来一体不二。欲出世间,必须先入世间,尤其是先入人间。所谓世间,只不过指自

慧能大师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一偈,总结般若的精义,真正是握得大乘佛法的心髓。世间与出世间,本来一体不二。欲出世间,必须先入世间,尤其是先入人间。所谓世间,只不过指自心的邪见、我执、贪、瞋、痴、慢、嫉等无明、烦恼;所谓出世间,并不是要人离俗避世,躲进深山无人迹处去闭关,不是逃离人间到诸佛净土里去,而是以智慧断除或转化自身的无明、烦恼。如慧能大师所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

这里的邪见,代表一切无明、烦恼,正见则指般若智慧。只有以“无所得”的般若智慧为导,以离无明烦恼的清净心去修习六度四摄,才是大乘道,才是堪以到达无住涅槃彼岸的“波罗蜜多”。也只有以佛法特有的“诸法无我”的般若智慧为导,才能照破无明痴暗,保持无我无着、一尘不染的清净心;以此清净心不住于相而修六度四摄,才能真正自利利他,才能修得起六度四摄。无明、我执不破,难免自私自利,被贪婪、吝啬、嫉妒、瞋恨等烦恼所主宰,必定不能急人之难,热心布施,不能不贪不瞋而持净戒,不能临事镇定而行安忍,不能专心一意而入正定,不能明心见性而得超越智慧。自己烦恼重重,人格卑劣,必定不能摄化别人。即使从事弘法事业,为人讲经说法,也难免贪利养,争名位,嫉贤妒能;即使住山在寺,也难免心绪不宁,烦恼无端滋生。

若能以无我人众生寿者,宁静、专一的清净心,从事利益众生的事业,必能有非凡的智慧、超常的精力、顽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出格的成功。即便从事平凡的工作,也必定表现出不平凡的精神。清醒、镇定、忘我、宁静、专注的心态,被公认为是成就世间一切事业的根本。人若如法修持菩萨道,逐渐断灭、转化烦恼,以清净心尽职尽责,利益摄化众生,从心理学的人格论来讲,必定会塑成健康、高尚的人格。若烦恼断尽,只有清醒的智慧、无量的慈悲、超人的精进和济世利人的热肠侠骨,即便他尚未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未具足三明六通,佛性的光明也会从他的身上放射,涅槃的常乐也会在他的心中驻留,必能获得人们的尊敬和信服,成为做人的楷模,起码分证佛的一分功德。谓之成佛,亦未尝不可。太虚大师所谓:“人成即佛成”,盖即此意。修学此道的人多了,国土世界必定清净庄严,佛教必然兴隆昌盛。

这种大乘道,不论贫富愚智,不离俗务世事,不拘闲忙静闹,只要肯发心,人人皆可修持,与世间的伦理道德和资生事业甚能相合不悖。在新世纪,随着物质科技的高速发展,意志丧失、道德失范,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知识爆炸、信息轰炸、环境污染、自我迷失,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活得太累、太紧张,失去了内心的宁静,甚而失去了精神心理健康,社会需要人间佛教,为人们安身立命,引导人们建设精神家园。

二、“不断烦恼,不修禅定”的弥勒菩萨

实践上述人间佛教的典型,佛经中所举影响最大者,当数维摩诘居士,印顺法师又举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的弥勒比丘,作为出家众(也包括在家众)实践人间佛教的典范。经中记述:佛陀持戒第一的大弟子优波离尊者,对佛以前授记阿逸多比丘“次当作佛”(见《中阿含经·说本经》等),似乎不大理解,问佛言:“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当生何国?”

佛授记阿逸多(弥勒)比丘为下一位佛,这的确是一大公案:弥勒作为佛的比丘弟子,不在十大弟子乃至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佛行的大阿罗汉之列,没有证到阿罗汉果。从优波离罗汉的问话中不难听出,弥勒在僧团中似乎没有什么威望,名气不大,《阿含经》中提到他的地方很少。然而,名望很高、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等大阿罗汉,都没有荣膺候补佛位的授记,唯独这位凡夫比丘被封为下一位佛,岂不令人纳闷?更为难解的是:比丘者,以“一禅二诵”为正业,依戒修定,由定生慧,以智慧断烦恼,这是《阿含》等经教中,所说基本的出家法,是了生死的通途。弥勒身列比丘,而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岂非不务正业?力修禅定、断尽烦恼的大阿罗汉比丘不得成佛,偏偏是弥勒这样不大合格的比丘最快成佛,究竟是个什么道理?弥勒比丘不修禅定、不断烦恼,那他修习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弥勒上生经》中没有作正面解答,我们只有从其它有关弥勒的经论中寻找答案。《中阿含经》卷十四《说本经》载,佛预言:未来人寿八万岁时将有弥勒佛出世。弥勒尊者即从座起,禀告佛言:“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功德智慧,一如今之世尊,将说妙法,度无量众生,有无量百千比丘弟子。于是得到佛的赞叹:“善哉、善哉!弥勒!汝发心极妙,谓领大众。”佛赞叹之后,命阿难取金缕织成之僧衣,授予弥勒,令其施予佛法众。由此看来,弥勒比丘主要是以深发快速成就佛果、统理大众的大乘菩提心而得到佛的赞叹和授记。又据《弥勒所问本愿经》等,弥勒菩萨本来应该先于释迦牟尼而成佛,只因他不像释迦牟尼佛前身那样精勤修习,以身命布施等难行苦行,只修“善权安乐之行”,于昼夜各三次礼拜十方佛,说偈云:“我悔一切过,劝助众功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

由修此“安乐易行之道”,被释迦牟尼佛赶在了前面,但还是能次于释迦牟尼而成佛。经中又说,弥勒宿世修行时不十分精进,“好游族姓”(从事社会活动),这种习气也可能延续到今生。《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载:慈氏(弥勒)菩萨于“有”(三界之一切),不起意乐乃至寻求,而于利乐有情事起意乐乃至寻求,因而受到佛的赞叹。

依据以上线索,再根据大乘的教理,我们大概可以对弥勒比丘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而得成第五佛,作出如下解释:弥勒比丘是当时僧团中,不多甚而唯一(从《阿含经》看是如此)的大乘比丘,他虽然不着重修习属世间禅的四禅八定,不刻意为急求个人解脱断尽烦恼,但深发菩提心,修大乘道,广结善缘,从事说法教化的社会活动,其行径与一般急求解脱而精修定慧的小乘比丘,颇有不同,不为僧团中的多数人所赞同,威望不太高,是不难理解的事。就大乘而言,也可以说弥勒比丘为等觉菩萨权现,诸禅定已得故不修禅定,诸烦恼已断故不断烦恼。元初秀山润和尚即云:“禅心已定,不须更修;断尽烦恼,不须更断。”这是从世俗谛说。若从胜义(真)谛言,心性本来常定故不修禅定,烦恼本来空寂故不断烦恼。禅宗人便是从真谛着眼,解答“弥勒菩萨为何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之公案的,如万松行秀禅师答云:“真心本净故不修禅定,妄想本空故不断烦恼。”竹林海巨川禅师云:“本无禅定烦恼。”从真、俗二谛作的两种解释,可以说都是大乘法的基本精神,都可以从经论中找到依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