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轮回,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因果报应理论是佛教得以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佛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世人因无明所蔽,不能悟见此理,从而怀疑,甚至否定因果报应的存在。而近世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科学至上”的心理,一切都以科学为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准,凡能与科学对得上谱的,即为合理先进;反之,则是迷信落后。佛教界有的人生怕“落伍”,被世人视为迷信,不敢理直气壮地正面的去谈论报应的问题;或虽谈却一定要依附在科学之下去讨论,东拉西凑,将佛教之因果律去比附自然科学中的因果律。而正是如此,另一些反佛者因此而坚持两者的不同,(事实确是如此)认为自然科学的因果律是唯一正确的规律,把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斥之为迷信和虚妄。 上述现象,看似不同,然其实质却一样,都是一种对科学的偏执,是近代社会所出现的“唯科学论”的泛滥。 近代以来,受欧风美雨的激荡,所谓的现代科学成为时代文化的一大问题,同时也成了思想学术界的一个大课题。科学作为时代社会进步的某种象征,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可能排斥它。但唯科学论者唯科学是从,把科学奉为上帝,一切都以科学主义的立场来衡量其价值,判定其高低。当这种科学主义思潮冲击着我国社会各层面的时候,大多数知识人士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回应之力;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儿,去追随它、依附它,而不能对之作出如实的分析、判断,乃至超越。而佛教界许多人士,在此大潮的袭击之下,一时也手足无措,游移自己的脚跟,失落了主心,偏离了方向。为迎合时潮,匆匆忙忙地在佛教理论中翻拣出一些内容,来与科学作一番比附、格义。想以此为根据来证明佛教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存在的价值。 佛教讲时节因缘,弘法宣教,不能背离现实,与时代相脱节。然而,仅仅找出佛教与科学某些相同点就算契合时代,宏扬正法了冯?从佛教应世度人、弘道宣教的本怀来看,揭示佛教与科学能够相合的性质,以便接引世人信奉佛法,走向正道,这本无可非议,且应该说也是佛教的时代课题之一。但根本之大法决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科学;不必要去比附科学,要科学来证明它的存在价值;更何需依傍在科学之下去求生存和发展。 古人云:“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佛教是生命的学问,佛教之根本是解脱人世间的生死烦恼,是要引导每个人自己去明心见性,证道成圣,到达生命的最高境界。科学之功用在物质器用上,它只是在世间层面上用力,以增进尘世的物质财富为目的。满足世人对生活享受的欲求为完事。当然,科学主义者并非完全没有理想精神,但其理想精神是由科学之基本内容和特点所决定的,它依然不能摆脱“物”的规定性。且科学既然作为一种文化,就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包罗万象、无所欠缺;也不可以用来衡量一切、评判一切、凌驾在一切之上,对于人类来说,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意义。各种文化的存在。应该是互补互用的。而惟有在这种条件下,各类文化的自身价值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显,从人文的立场上,佛教与科学都应该给与一个恰如其份的地位。 近代人之对待科学,犹似中世纪欧洲人对待上帝。科学被奉为至神至圣,不得“冒犯”。任何与科学不尽一致的存在,都被视为不合理,甚至斥之为迷信;而有些不合理的现象,一旦与科学攀上“亲”,也会变得合理了。在一片“科学”、“科学”的喧嚣声中,一些佛教界的知识人士也“自惭形秽”,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于是尽力想与科学“攀亲”,以免遭到时代的“冷落”。但这样却反而淹没了佛教的基本特性,降低了佛教自身的存在价值,使佛教丧失了独立性,失却了佛教的基本精神。 科学应该受到尊重,不能拒斥。但科学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并不能解释一切现象,解决一切问题,它不可能像佛教一样。横看三界、坚观三世,直透生命之本质;对于人类的根本处境而言,甚至于可以说它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佛教之因果律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由自然科学的理论来肯定、证明其合理性;自然科学中的因果律理论也根本解释不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说。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把佛教看作是一门世俗的学问的话,也应该将其归在人文学一类。人文学与自然科学各有特点,自成体系。两种科学之间可以交叉、互补,但绝不能混同。甚至替代。 科学虽有很高的价值,但佛教自有其与科学不同的存在价值,两者的价值趋向完全不同,弄巧反成拙,佛教如一味的迎合时尚,迎合潮流,就难免会表现出轻率、失态而自失身份。所以单纯地将佛教与科学相比附来宣教弘法,往往会丢失了佛教的主体性。如说得再尖锐些的话,这是一种倒退、堕落—由形而上的“道”堕落到形而下的“器”。佛教如凭藉这种手段,即使得宠于时尚。也是十分可悲可怜的。 一个对宗教有切实体验,有真正认识的人,是不会被外境所左右、为假象所迷惑的;一个有完全的独立的文化主体意识之士,是不会受一时的思潮所摆弄,被某种时尚风气所转,而挪移他的根本之主见的,近代以来佛教始终给人以一种衰弱的印象,原因就在近代以来的佛教界大半缺乏古代大德高僧那些厉然不群、不屈权势、不慕时誉,独立自主的精神。有些人不是在某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随波逐流,就是在现实政治的压力或世俗利益的引诱下,放弃佛教的根本立场,甚至出卖佛教的基本利益。总而言之,这些现象都是文化主体意识缺乏,人格不够挺立的表现,本文只是从文化的角度讨论一个典型而已,希望与教内外人士共同探讨。(信息来源:摘自《慈霖》)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