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初学佛法之人,应当福慧双修!——益西彭措堪布开示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初学佛法之人,应当福慧双修!——益西彭措堪布开示(发帖人:司马司)

摘自益西彭措堪布《随念三宝经注疏──吉祥妙音》

有人虽然心里赞叹随喜弘扬佛法,但都是称颂他人之语。一涉及到自己,往往喜言闭关,逃避社会,遁迹山间。莲池大师开示说:有修习静坐的人,独居一室。稍有人声便以为受到干扰。人声是可以禁止的,但如果有鸦鹊在庭中叫噪,那怎么办呢?鸦鹊还可驱除赶走,但如果有虎豹在林中号啸,那又当怎么办呢?虎豹犹可使猎人捕捉,然而风号水流,雷轰雨骤,那又要怎么办呢?所以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要想除境而境终不可除。境既不除,心不能静,这样,道就永远学不成了──学佛办道,不自我检讨,志向不坚,而嫌外境不寂静,那实在是谬误之至!

乔美仁波切在《证悟历程──漫游者道歌》中也对初学之人教诲说:“在修法时,听到外面喧哗吵闹,流水哗哗,或者鸡鸣犬吠等嘈杂声音,感到心烦厌恶,心不由自主地被声音所吸引……自己觉得:应该马上离开,到比此地更为寂静的深山旷野去……要知道,如果自心没能驯服调顺,那么影响禅定的因素到处都存在,这就如同香叶树龙王的故事一样,是根本无法躲避的。”乔美仁波切是在给弟子明示心性,弟子认知心性之后,才要求其远离人群,掩关而修的。汉地历代禅宗大德亦是在“得个消息”或“得个著脚处”(指初识心性)后,遁入深山,与鸟兽为伴,与日月同息,非要“得个桶底脱落”(指彻悟心性)。否则,誓不罢休……如此看来,汉藏大德在闭关修法问题上,的确是一个鼻孔出气(禅宗术语,指见解相同)!

当然,后学弟子应当学习前辈高僧大德为了解脱,忘我苦行的修法精神。但是,还要看看自己的资粮具足与否。在禅宗方面,是否已破初关,明眼人予已认可?在大圆满大手印方面,是否已认知心性,上师许可与否?……否则,匆匆然,奔入山林旷野,不久又奔回都市──来来往往,只落得白白辛苦!──这不是佛法所提倡的!《像法决疑经》中云:“佛言,若复有人,见他修福,及施贫穷。讥毁而言,‘此邪命人,求觅名利,出家之人,何用布施,但修禅定智慧之业,何用纷动无益之事?'作是念者,是魔眷属,其人命终堕大地狱,经历受苦。从地狱出,堕恶鬼中。从恶鬼出,于五百身,堕在狗中。从狗出已,五百世中,常生贫贱,受种种苦。何以故,由于前世见他施时,不随喜故。”对于初学者,莲花生大师警示说:“闭关九年,不如转一次法轮的功德大。”

初学佛法之人,应当福慧双修,为将来真正掩关──克期取证充分聚集资粮。在福慧双修的修法中,这里所提倡的就是宣讲佛法、弘扬佛法──这是学修佛法之人最适宜的方便途径之一。

至此,不要落入另一个误区──自己智慧福报浅薄,岂是弘法度生的栋梁之材?要知道,弘扬佛法不一定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只要从点滴做起,去身体力行──对你所见的亲朋好友,念一句佛号、言一句法语、寄一本小册、发一封关心醒示的信函……或者,在你的视野里,凡是所见到的──空中飞的小鸟、地上跑的猫狗鸡鸭、水里游的鱼虾、昔日的仇敌怨家、来往而过的陌生人──你都善心发愿、诵咒回向──这无一不是弘法度生。慢慢地,你的愿菩提心成了行菩提心,随着烦恼心渐渐被菩提心所取代,你的周围已被菩提心涌溢出的博爱所笼罩,祥和与安宁环绕着你。过去的你不见了,你成了一位学修佛法真实的体验者──不仅自利,而且影响了周围,他人与动物都沉浸在你所修佛法的美妙与温馨之中……不久,就会咂咂称奇:这么渺小的我,居然、居然能感染世界?!

佛陀业功德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现观庄严论》中宣说二十七种佛事业,《宝性论》中以帝释影像等九种比喻描述佛陀事业之相。本论从世尊任运不断饶益众生之角度,宣说佛陀业功德。

论云: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

业功德,即佛陀身语意业,由任运与相续不断此二相,饶益一切有情。

诸佛事业之相,即任运与相续不断。

其任运之相,如《宝性论》所说:“寂灭勤作是所立,无分别智是能立,为能成立自性义,喻为帝释影像等。”寂灭一切勤作戏论为所立,究竟现前无分别智为能立。为能成立佛陀事业任运之自性,比喻即帝释影像等九喻。

九种比喻中,以日轮说明诸佛事业任运之自性。余喻可参阅《宝性论》。《宝性论》说:“犹如日轮无分别,光明一时普照射,能令水花得增长,亦令他物得成熟。如是如来大日轮,放射圣法无量光,于诸所化众生莲,无有分别而照入。”如日轮无任何分别念,然一时放射无量光明,令水莲盛开增长,亦令无量庄稼圆满成熟。如是,佛陀日轮亦一时放射无量圣法光明,能增长众生心莲功德之花瓣,能成熟众生善根之庄稼,而此事业皆无分别、勤作,任运行持。

佛陀事业第二相即相续不断,《宝性论》说:“如是远离诸勤作,无生无灭法身中,乃至三有未空时,转入示现等事业。”即乃至三有轮回未空之间,诸佛事业相续不断转入,在无生无灭法身中不动移之同时,相续不断示现色身之变化、语之宣说教诫、意之智悲周遍等事业。

论云: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而且根据所化差别,对堪能引导度化之众生,能仁皆能令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决定成办一切所应作之事业。

《宝性论》说:“犹如如意宝珠王,虽无一切诸分别,一时同处诸有情,亦随所愿皆能满。”犹如如意宝,不同意乐之有情所祈求的衣食等物,如意宝同时满足彼等所愿。如是,相应所化差别,诸佛决定随众生根机意乐,将其安置在道之基础、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乃至佛地中。无归向者,令彼归向;未成熟者,令彼成熟;未解脱者,令彼解脱;未起定慧者,令彼起定慧;未登地、未得授记、未得授职灌顶、未得成佛者,亦分别令彼等得如是成就。

论云:如《百五十颂》云:“尊说摧烦恼,显示魔谄动,说生死苦性,亦示无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岂有此余事?”

如《一百五十颂》所说:“世尊您于所化,宣说须要摧毁苦因——烦恼及其道理,亦宣说轮回诸魔以谄诳方式欺骗,对彼须要谨慎,亦说生死自性具有无尽痛苦,亦说到达无畏处所之法。思利众生之大悲世尊,至行利生事业之时,必作此事,应作事业您若未行,此外岂有其余事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