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讲儒的根是《弟子规》,《弟子规》是我们家教的集大成。在从前是每一家都有家教,家教都在宗谱里头,这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道家的,道家以后变成道教了,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这因果教育。所以中国从前维护着传统就靠这三教,这三教有三种设施。第一个是祠堂,祠堂是教孝的地方,讲孝悌的地方;儒是讲仁义的地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讲仁义道德地方,这是道德教育,孔庙就代表这个;另外城隍庙,城隍庙是道教的,教因果,这是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中国人从小,尤其是中国人的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怀孕,胎教。这个是了不起,所以中国人对妻子称太太,都从这来的。太太从哪里来的?周家的三太,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亲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太姒了不起,太姒生武王、生周公。所以他们这一家是圣人之家,圣人从哪里来的?是圣人的母亲,母亲是圣人。 主持人:所以中国凡是有成就的人物,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写回忆录的时候,他一定回忆的是母亲,小时候的教育。 老和尚:所以中国教育从哪里开始?从家里开始。 主持人:在每个圣贤之后都站着一位慈爱的母亲。 老和尚:对,都是一个真正教得好的,会教的母亲。你看从怀孕就开始教,你说太任,这是史书上记载的,眼不视恶色,耳不听淫色,口不出傲言,她就是让身心清净,它影响胎儿。所以说连思想,邪思邪念决定没有,行为一举一动都端端正正,她影响胎儿。小孩一出生,他眼睛睁开他会看,耳朵他会听,虽然他不会说话,已经在学习了。所以凡是在婴儿面前,无论什么人都要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让他完全接触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所以他到三岁,中国谚语说三岁看八十。 钱教授:我觉得你讲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也讲的胎教,不过他们好像有些理解胎教是外在的东西,譬如怀孕要听音乐又什么的,他没有做到自己整个的身心,自己的一言一行,实际上最重要是这个东西。所以这点是包括家教,首先也是,我觉得你有一次讲到《弟子规》其实首先是讲给爸爸妈妈听的,不是只有教儿童。就是说教育孩子不是说外面拿很多东西,什么听些音乐,或者是《弟子规》就拿一个光盘就让孩子听就行了。它还是首先是父母自己的,他自己要做出榜样,他会影响到孩子。 主持人:包括刚才净空老教授说的三岁,其实从出生到三岁是人生发展中最重要,凡是做过父母的,其实你仔细想想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精神科医学它就有个观点,它就认为人的记忆、人的知识中间,认识能力,包括各种各样的东西,其实百分之七十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激发了,只不过是夹在潜意识里头。而这个潜意识将来在你成长、成人以后,会对你的意识产生一种极大的支配性的一种作用。所以这个三岁之间的东西,我们不要看他不懂,其实他非常的懂事,他吸收讯息比以后要快得多。 老和尚:对。你看五、六岁的时候就上学了,这聪明的六岁,最迟的七岁就上学。上学以前是私塾,私塾是家教的延续,在家里面是父母、家人做榜样,到学校是老师做榜样,这个很重要,是家教的延续。所以以后踏进社会的时候,社会教育是家教的扩充。最后讲到宗教,实际上宗教是圣贤教育,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达到最后的圆满,所以它是一个体系。一个体系,是整个的,是分不开的。圣贤也是从家教里头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圣贤是教出来的! 所以,佛教里面确实一点迷信都没有。你说佛教里面讲佛、讲菩萨、讲阿罗汉,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在从前讲的是进士、举人、秀才,就这样的,它是三个学位。所以佛门是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宗教不行,宗教是上帝,不能说一切众生都做上帝,那还得了!那不可以的。所以佛是学位,每个人都可以拿到这个学位,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菩萨。但是佛教的学位它有标准的,你看佛经里面,有句话是没有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语,音译过来的。实际上是可以翻的,这属于尊重不翻,因为它是佛法里面理想的一个目标,要达到这个境界。 主持人:我们没有特别好的对义的词。 老和尚:有,有对义的词,有,不翻,这叫尊重,尊重它。它翻出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最低的是正觉,觉悟,这个觉悟是正确的,决定不是错误的,这是正觉;正等正觉就高一层,等是等于佛,但他还不是佛,这是菩萨。正觉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加个无上,那就是圆满的成佛,这是最高的学位。所以它是三个学位的名称。那么我们佛教里面供这些佛菩萨、罗汉,第一个意思是尊师重道,纪念老师,它是这个意思的;就像我们纪念祖宗一样,这是返本报始,是个报恩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见贤思齐,我们看到他,他成就了,已经成就,我们应该要像他那样的成就。 主持人:叫“三人行必有我师。” 老和尚:对!所以这是提升自己境界,它不是宗教的迷信,不是宗教里面的崇拜,它是这个意思。它是最早用艺术来表法,来做为教学工具,时时刻刻提醒你,用艺术的方法,这是佛教用的最早,最早把这个教学、生活带上了艺术化。所以它的寺院可以说是教学跟博物馆结合在一起,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学校跟博物馆是分开的,它是学校跟博物馆结合在一块。你明了之后,不能不佩服,佩服到五体投地。 主持人:还有雕塑,还有绘画,还有音乐。 老和尚:有音乐,有美术,还有建筑的艺术。 主持人:它还有每天有进行的大合唱。 老和尚:不错!所以它的生活真是多采多姿。以后变质,把它的哲学、把它的学术疏忽了,只着重在仪式上,就慢慢变成宗教。这是很可惜的一桩事情,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那么儒,现在晓得儒跟佛是一不是二,确实是一不是二。 主持人:儒的仁义和佛的慈悲之间是完全相同。 老和尚:完全相同。但是佛比儒讲得更高一层,佛做到了无我,看到别人跟自己完全一样,所以他能做到完全没有条件,现在讲的是舍己为人。他舍己为人是做到了,舍己为人的念头都没有,这个就高了:还有舍己为人的念头,佛说你还没有离开世间。所以佛法讲世间跟出世间,我们现在总是搞清楚了。什么叫世间?什么叫出世间?《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是讲一切众生他本来是佛,为什么你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你变成凡夫。这妄想分别执着不是真的,是假的,是一种用现在的话来说,它是个错误抽象概念。但是这个错误抽象概念你要不放下,它起作用,它就把你自性里面的德能障碍住了,就不能现前。如果你能把它舍弃掉,你本来是佛。所以这三种统统放下,这就叫佛,你本来是佛,每一个人本来是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