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六(7)

为什么你做不到?因为你没有第一条,像盖房子一样,你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所以我们这样重视《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道理在此地。你不从这上面修的话,你这一生很难成就,念佛没有把握往生。这是我们要特


  为什么你做不到?因为你没有第一条,像盖房子一样,你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所以我们这样重视《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道理在此地。你不从这上面修的话,你这一生很难成就,念佛没有把握往生。这是我们要特别重视的,应当很认真努力去学习,然后从这个基础提升到第二级,受持三皈。受持三皈是念念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我们从迷邪染回过头来叫皈,回来、回归,依觉正净,这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最高的原则。觉正净就是自性,就是性德,觉正净圆满了就是如来,就是究竟佛,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儒家教学指导的原则,你看看《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觉正净就是本善。一生学的什么?一生就学的这个,就是学觉正净,这个要懂得。怎么落实?落实在戒律上,所以不犯威仪,「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真正能做到。你说现在连五戒、十善做不到,什么原因?没有《弟子规》,真正有《弟子规》,五戒、十善很容易做得到,是日常生活当中家常便饭,应该要做到,道理在此地。

  所以古时候学佛人成就那么多,因为什么?他们从小就有家教,《弟子规》不是学校教育,我们今天这一代失掉了,我常讲失掉至少是三代。《弟子规》是做父母教育儿女的,不是老师教学生的;换句话说,《弟子规》是父母的生活规范。做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这个样子,让自己的小孩从生下来,生下来他眼睛张开他就会看,他耳朵就会听,耳濡目染。从出生几天,到三、四岁他就很懂事了,所以六、七岁上学的时候,老师很好教,因为他都学会了,基本的东西都学会了。所以老师也是跟父母一样,做成最好的榜样给学生看,所以教育著重在身教,那个印象才深。

  现在困难了,现在你教小孩念《弟子规》,念了之后,他的疑问一大团。看到父母没有做,他不信,「你教我做,你没有做,你骗我」,看到老师也没有做,所以他不能够信受奉行。今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做父母的、儿女、老师一起学。父母、老师先把它做到,学生才会相信,才能接受,才会认真奉行;如果家长跟老师不配合的话,这个东西没用处,念念,做不到,那你就不得受用。

  问:这个网路上的同学,我想这个同学可能是在外国的。他说启请师父能够专门对同性恋问题,向大众详细开示里面的因果。因为如今全世界各个国家同性恋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现在佛教内部有些僧尼及在家居士也都搞同性恋,并且不少佛弟子都支持这种乱伦的行为。我们亟需师父上人对同性恋问题的开示。

  答:其实这个问题不必多说。为什么?如果你真正依照净业三福的指导,从《弟子规》,从《十善业道》,从三皈、五戒去下手,这问题全没有了。这都是知见不正,烦恼习气很重。我们今天提倡佛教教育、宗教教育,都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里头最重要的是自爱;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不知道自爱,自爱的人就要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诲。伦理道德不是圣人创造的,不是他们发明的,不是他们的戒条,是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性德,我们迷了,他们觉悟,显示出来。那就知道,觉悟的人应当就是这样的。所有一切错误都是迷惑颠倒的人干出来的,这个问题自然就化解了。

  问:这是汕头普宁一个同修提出来的。已经成家的居士能否出家?若出家之后,子孙需要祭拜他吗?

  答:已经成家的居士可以出家,但是条件是你先要把家能安好。如果你家庭生活要有问题,那你就是逃避现实,这是不许可出家的。佛家戒律,出家一定要得父母同意,如果你已经成家了,你除了父母同意之外,你的妻子、儿女都要同意,如果他们不同意,你就不能出家。这是人伦,社会道义,不能够随便的疏忽,这是有关佛教的形象。所以你学佛,你想往生,想成佛,在家居士一样成就。你看看《无量寿经》里面,《无量寿经》十六正士全是在家菩萨,而且地位全都是等觉菩萨。你看经上列的名字,出家菩萨四个,在家菩萨十六个,这就说明在家一样成佛,一样作祖,这个道理要懂。

  问:第二,佛法不可以贪,所说的贪指的是什么?

  答:贪的范围非常广泛,无论在精神上的、物质上的,世间法跟出世间法,统统都不可以。贪爱佛法还是贪,只是换了个对象而已,贪心没有拔除,六道出不去,所以这个东西要放下。佛法也不能贪,《金刚经》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佛法不可以贪恋,何况世间法?一切法都不可以贪。

  问:第三,他说我是居士林的志工,负责打法器,但在法会上有时会打错,请问是否要负因果?

  答:这是在所不免,因为你现在还没有熟悉。你已经懂得这个里头有因果责任,那一定要认真学习,希望往后错误愈来愈少。三年、五年之后,决定不会有一个错误,这样就好。

  问:第四,我请了佛像在家中供养,但未曾举行任何仪式,只是天天做早晚课,请问是否如法?

  答:如法,请佛像到家里供养,不需要做任何仪式。佛像请到家里也不需要开光,这个事情我也讲的很多。大家都希望这个佛像会灵验,就一定要开光,不开光他就不灵了。你请我去给它开光它就灵了,你想想看,你就不如拜我,我比它强多了。我叫它灵就灵,叫它不灵就不灵,那佛菩萨就听我的了,这个观念错误。开光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新造的佛像,或者新造的礼堂、念佛堂,开幕仪式,我们现在不叫开光,叫开幕。开幕的时候一定要跟大家讲解,为什么要建立这个,为什么要造这个佛像,造这个佛像是什么用意,我们供养有什么好处,把这个说出来之后,这叫开光。是佛像开我们的光,不是我们开佛的光,你看这个颠倒了,这麻烦大了。

  像我们供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我们看到观音菩萨,自己对一切众生慈悲心就要生起来,是观音菩萨开我们慈悲之光;地藏菩萨他是孝子,见到地藏菩萨,我们就想到要孝顺父母,把我们孝敬父母的光开出来,这个意思就没错,这一定要懂得。一个佛菩萨就像我们学校里功课一样,他代表一门功课,你把他讲清楚,看到他,他来提醒我的。你说你是个不孝的人,有人天天在你旁边嘀咕你「你要孝顺父母,你孝顺父母」,听了几天你就讨厌了,你就会怨恨那个人。佛门里的方法非常巧妙,供一尊你看到很喜欢的地藏菩萨,看到他,他就在提醒你;看到观音菩萨,就提醒你,你要慈悲对人。所以,所有诸佛菩萨的形象都是这个用意,千万不要错会意思,错会意思你就上当了。不但是佛菩萨没有开你的光,你是愈迷愈深,你真正是迷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