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妃们顿时一改撒娇的态度,很恭敬的向我请求说教。我在摘了一朵小红花,又继续说道:「女士们!人生本来应该追求快乐,但快乐也有真实的和虚假的,有长久的和短暂的。可是人被虚假和短暂的快乐所迷惑,像这朵小红花开放得虽很美丽,但它并不能永远吐露芬芳。青春和美丽、力壮和健康,都不足依赖。人生贵在学道,求得生命的升华,求得生命的扩展,那才是要紧的大事。」 我正这么说时,一个王者装束的人手提宝剑从草丛中奔来,他走到我的身前,大声的喝骂我:「你是什么人?竟敢大胆调戏我的宫妃?」 「大王,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不要这么侮辱人。」我看他来势凶猛,心平气和地对他说。 「你像在大梦中过日子。」他厉声说:「威名远震的我──歌利王你都不认识?难怪你胆敢诱惑我的宫妃。」 「大王!请不要这么说,修道的人行忍辱,不愿回骂,但你如此造口业,将来一定不好。」 「你行忍辱?我来支解你的身体,看你还说行忍辱吗?」 须菩提!就这样,我的眼睛、耳朵、鼻子、两手、两足,都一一的被歌利王割下,为了度生,为了对众生行慈,我一点瞋心都没有。我从无我度生的精神中,慢慢累积我的福慧,庄严我的佛果。歌利王堕落了,我成就佛果了。须菩提!行凶的人不能胜人,唯有行忍辱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须菩提听完佛陀往昔因中修行的一段事迹,非常感动,他体会到最高的无我真理,他获证到甚深的空慧。 不能忍辱的人,修行就不能成功。
杀瞋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门,惹他生气。 有一次,女儿又把婆罗门气得七窍生烟,因而萌发杀女解恨的念头。继而念头一转:「我还是先去拜访佛陀,或许佛陀有方法可以教导我。」 于是婆罗门来到佛前,向佛陀请问二个问题:「杀什么样的人无罪?什么方法能够令心安稳无忧?杀什么样的人才能受到佛陀称赞?」 「这很简单,你好好记住!杀瞋心、恨心,可使心得安稳无忧,也就能得到我的赞许。」佛陀这样告诉婆罗门。 世人大多容易瞋恨,因而经常发生不幸事件。其实世上并无可瞋可恨而非杀之不可的人,唯有「瞋」、「恨」才是该「杀」之物。
尘唾自污 佛陀在鹿母讲堂说法。有一天,一如往常著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途中一位婆罗门迎面而来,冲著佛陀开口怒骂,佛陀不予理会,仍旧安详的继续前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