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层次概叙(3)

要有“我”,将“以身和七情六欲为我”转为“神识”为我,不再附著这个臭皮囊,阿弥陀佛接我这“神识”去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常乐我净,回


要有“我”,将“以身和七情六欲为我”转为“神识”为我,不再附著这个臭皮囊,阿弥陀佛接我这“神识”去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常乐我净,回到“真我”,一生成佛,普度众生;

总之要有“信、愿、行”,而不重在“解、证”,如觉明妙行菩萨所言:“西方万亿程,一念信即是;成就深三昧,现前亦见佛。”

信持名念佛法门的层次

如何深信是往生的关键,凡夫在妄想分别执著中,不能达到正信(明心见性的发心住菩萨),更达不到证信(信忍的欢喜地菩萨),能做到十信位中的初信位就很难得了。“初信位即信心者,信受所闻所解之法无疑心。要断见惑,能深信乐诸法实体,三宝净德,世出世之善根,使心澄静,谓之信心。学道之人,必须具有信心,乃克成办。”

信净土持名念佛法门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迷信

闻到持名念佛法门,见别人念也跟着念,念佛打发日子挺好,知道能得到好处,能积善得福,有个精神寄托,念好了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存有侥幸心,对了脱生死没有决定心。既不深信,也不听经学经熏习,理不明,不知道什么是见思惑,世间事又放不下,甚至将佛当神明对待,求佛保佑,求福求财,求名求利,念佛妄念纷飞,有口无心,耳不闻佛号声,更不知以此摄心,日常生活没有正念观照,习气浓厚而不自觉,贪嗔痴慢没减或没减多少,对得失仍是斤斤计较,对身体的关爱和对欲望的追求没有减少,确以为自己比不念佛人己很觉悟了。悠悠泛泛,也许能得少许轻安,也能说点佛法,做些佛事和行善布施,自以为是信持名念佛法门了。这种迷信念佛不能往生只能种个种子得点福报。如果求福不得或往生不了时怨佛,反而要入三途,不可不知!在迷信中,必须警觉自己,必须生起仰信。

二、仰信

遇善知识闻到持名念佛法门,对佛、法、僧三宝能崇信钦仰,放弃自己一切成见,对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功德视若珍宝,毫不怀疑,依教奉行,诚心忏悔以往过失,无条件仰信佛陀和阿弥陀佛,放下一切,老实念佛,至心念佛,厌生死轮回,一心求往生,信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我。所谓下愚之人即是,他能一点不执著自已,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孝养父母,恭敬师长,自然做到十善业,是往世执著轻,见思惑少,善根深厚,今世遇缘就能深信切愿,必能往生。非一般人可以一下做到的。但是如果不明信佛智,不信自性,虽能往生可能去边地,所以在仰信基础上应不放松学习,应能明理才好。

三、理信

初闻持名念佛法门,生起很大兴趣,努力学习经教,听经诵经,边念佛边体悟境界,理性地思惟判断,做到理悟,看破放下,重新树立人生观,宇宙观。这是喜欢学习,善於思惟的人。即不落迷信,也不盲目仰信,更不会陷在解信中,思惟熟计,选定仰信之信,深信切愿,至心往生,此生遇缘好也能成就,因为遇退缘很易退心。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 这是理信性者要警觉的。所以必须一心缘阿弥陀佛,缘阿弥陀经,缘善知识,破除身见、放下我执,真心忏悔,至诚念佛,使善的力量大,观心念佛,才能伏住妄念,功夫成片,往生方有把握。

从理论上相信什么?至少要思惟确认以下几个问题:

1、神识存在,轮回存在,因果存在,十法界存在,实也是虚,虚也是实。

真的确认神识存在,轮回存在,就不会将此身认为是我,可破除身见、断灭见。真确认因果存在,十法界存在,就会生起高度警觉,尤其是在三界之内,随业力流转,堕三途永劫难出,尤为恐怖。所以要学十善业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进一步“自净其意”,求愿生命园满,成佛做菩萨,常乐我净,得大自在。从承愿再来的佛菩萨的行持实践活动可以证实。当今净宗大德净空法师的行仪就是最好例证。

从历史的记载和古大德的修证体验,从各种特异功能显示事例看,实也是虚,虚也是实。从当今科学对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人体科学研究中的大量事实,都可做为旁证,说明绝非我们这个感知的世界是实的,未感知的是虚的,皆是虚的,也皆是实的,因为科学家从物质微观世界看,认为物质现象也是波动。

所以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伟人们不敢否定佛法,虽然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佛法,但是都不可作为唯一信赖的依据,科学未证得也不可说不存在。相反可以从佛法中得以启示。科学是假说,佛说是实语。详细可参考“从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看佛教的简要说明”。

从我们自己的体验,六根功能太窄浅不可依,心里充满妄想分别执著,定慧不可得,对生命的奥妙,会作梦的自心不可知,对人生宇宙的实相了知都远不及科学家,哲学家,何以妄想用世智测度佛陀的佛觉。

2、世间“三苦”本无可离,“漏尽通”存在可证,“常乐我净”的“极乐”本有可现。

佛从佛觉看十法界未觉众生有“三苦”,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憎相会、欲不得、五盛阴八苦。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凡夫以病轻为乐,比如有饥饿病,才有贪食之乐,有欲渴病,才有淫乐。所以凡夫所有以为的乐都不持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不乐不苦的禅悦感觉也是行苦,不能久持。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我们麻木习以苦苦为常,对三途之苦早己忘确,对人、天福报坏苦、行苦爱恋不舍。佛说世间三苦本可以不这样,皆是妄想分别执著所现。漏尽通者,漏即三界见、思惑。谓罗汉断见、思惑尽,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所以是可证的。去除分别妄想可现佛的“常乐我净” 极乐的大自在。所以佛给予我们的是最真实的利益,是让我们放下“妄我”之苦,回到本有的“真我”之乐。这种厌离三苦,欣求极乐的觉悟是导向你念佛的愿望,所以称为始觉。佛看我们的苦与乐,就如我们看蚂蚁的苦与乐一样,生命层次不同体会不同,低层次生命无法体悟到高层产次生命的感受,所以只能仰信,依教奉行,去亲证,才是觉悟者。

3、阿弥陀佛存在,西方极乐世界存在,一心想阿弥陀佛,一心想西方极乐世界,临终阿弥陀佛必来接引我。我是弱智下根人,经万劫修行也难证果,唯有修此法门方能了生死,得解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