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谈念佛的层次境界

念佛层次,念佛境界
念佛是分两个:一个是心灵频率稳定的训练,另外一个就是生命能量的压缩训练,就是一般讲的追顶念的压缩训练。

真的修行一定要找到一个念佛的方法。

念佛分两个:一个是心灵频率稳定的训练--也就是指你念佛要很稳,把你的心灵频率稳定下来,光这个就可以往生,因为为了使心灵维持在稳定情况中,一定要置心一处;只要置心一处就可以往生。相对来说,若你念佛只到此为止,也只能求得往生而已。

另外一个就是生命能量的压缩训练,就是一般讲的追顶念的压缩训练。譬如原本一个钟头念三千次,后来逐渐增加到一个钟头念五千、八千、甚至一万二千次,在这样量一直增加、不停压缩的过程里你会去转化,包括吞口水包括换气、发音的技巧、计数的方式,这些你都会去改变。声音也会于此过程中一直压缩,到时候一个音出来就代表念佛数遍,那就是最殊胜的地方。

持咒也是一样,华严净法院是从密法院分出来的,而律法院又从净法院分出来的,所以一般修行略分禅法跟密法两个,禅法是运用比较广,密法则很讲求专业指导训练,修行要找到心法,千万不要混!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净涅盘」方是持名念佛的准则

一般外面宣扬持名念佛可以「预知时至」,那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有些庙公也都会预知时至,不一定念佛。人只要没有贪心没有瞋心要死之前自会知道。以前我经济部的一个同事,他父亲当了二十五年屠宰工会的理事长,突然有一天要他把亲人通通叫回来,拖了十天所有子孙全部到齐,到齐后他父亲对大家说:过两天你们就可以回各自的家,但在那之前我要先回去。儿子狐疑地问「爸爸!你要回哪里去?」他父亲不发一言去洗澡换衣服,然后坐下来说:「这辈子我毫无遗憾!」并一个一个点名,点完了他喘一口气就走了!

预知时至不是修行人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把这种东西拿来一再强调就错了,只要人格健全,而贪心、瞋心不重,且有在世间行善的人,都会预知时至。我们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净涅盘」三法印才是我们的标准,不是预知时至那些东西,那是民间信仰的部分!

所以既然要念佛就要找到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有方法不是没方法,但是他只是一个技巧一个媒介,那工程面你仍要去架构,要不然如何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一定要止住妄想;一般念佛都是平行现象(嘴念自己的心心里却在想别的),一个钟头好像可以念一两万遍,其实一直在打妄想!所以修行就怕平行现象,那没有效果,大概修到一些福报而已;福报来烦恼跟着来,福报中会有烦恼因为你在打妄想嘛!

所以不是只有技术就好,还要有工程面,这两个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指导行法时,一定有一个技术面一个工程面,那么工程面如何去架构呢?第一个工程面就是「资粮道」--人格一定要健全。正知正见是一个前提,正见从三法印来,不符合三法印的我们全部存疑,不要否认也不要去跟他辩论,譬如说他讲往生,往生对不对?讲了生死,了生死对不对?通通都要能够回到三法印上面,先存疑之后再慢慢自己去印证,因为同样一个往生他的定义跟你的定义可能不同,你只要符合三法印的定义就好。

「止住妄想」可说是修行的一个分野,在止住妄想之前的教法其实很少,因为这部份很单纯,就是一般处世的问题。但虽然这个部分在佛典里头很少记载,却很重要。若修行前半段的基础没有建设好,会让人动不动就用自己的独断意识、用大脑思维,那怎么修行?所以想修行者要注意,修行的前行阶段一定要彻底做好,你的正行才能有成效!

念佛法门的基本功

宋朝以后开始有往生极乐,较主张称名念佛,称名念佛一般认为有祈祷作用。在华严里头,口诵名号不叫念佛。而这当中与外道不同的时候就是「用心」,这一点如果没有加上去,不能称为佛教徒。

宋朝以后开始有往生极乐,较主张称名念佛,称名念佛一般认为有祈祷作用。在华严里头,口诵名号不叫念佛。这个法门基本上是从印度外教传来的。同样地,修禅也是从外道传来的,也是宗教改革出现的修法,所以在禅修当中,要懂得佛法与外道禅修方法的差别在哪里?我们要抓住这一个重点。念佛也是一样,基督教也念「哈利路亚」,他们也祷告,这些都属于念佛的部份,我们要了解念佛的意义都是祈祷,祈求加被,持名念佛就是祈求阿弥陀佛的接引,这是相同点。而这当中与外道不同的时候就是「用心」,这一点如果没有加上去,不能称为佛教徒。

禅修用心就是以「无漏智心」带进去,不管是十二门禅、四禅四定、四无量心,都要带进四念处或四圣谛、七菩提分、八正道等,这才叫佛门中的禅。念佛也是如此,念佛的时候有没有把佛法的「觉」带进去,关键在于此。

所以,当我们把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当作一种媒介来运作时,第一要观法无我、观心无常,心若死寂不动,只有口诵名号的话没有用;念佛若也只是与阿弥陀佛讲话也是没有效用。念佛一定要懂得用心,用心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提供两种给诸位作参考。

念佛首重用心

第一、不管作任何功课,基本上至少要以一个钟头作单位,念佛十分钟基本念一千声,一个钟头念六千声,应该是没有问题,念不到这个数字,要自己作训练。这一个方法不是「量」的大小,是「定量」的问题。譬如一个钟头念 4,521 声,那么每一次一个钟头都要念4,521声,5,000声就5,000声,或一个钟头念l00声也无所谓,当中有一个标准就是「速度要稳定」,不可以前面十分钟念三千声,后面五十分钟才念三千声,这样不可以。

想要保持稳定的速度时,一定会蹦紧你的神经,仔细把心安住在佛号上面,绝不会打妄想,因为一打妄想,速度就不稳定了。念珠拿起来时,一定要养成「一定的速度」,一颗珠转一颗珠,把心安住,心一跑掉,速度就会不一致。所以,一定要训练好一句佛号,一句佛号的念,快慢无所谓,不是一定要念3,000 声或5,000声或10,000声,因为每个人的速度不一定,而是要求你自己每一次念的速度一定要一样,所以用这个方法一定要计数,看一个钟头念多少。

想要稳定有一个诀窍,要先修数息观,按照呼吸频率来讲,呼吸一定很稳定,呼吸如果不稳定,忽快忽慢,心脏可能有问题。所以把数息训练好以后念佛,基本上会很稳定。呼吸稳定念佛自然就稳定。近代有一位金山活佛,这一个人不拿念珠,他念的佛号是「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八个字,有人帮他计数,只要他一闭口念到停止,就是刚好一0八声,他念得很慢,可是一闭口就是一0八声,否则就不念。我姑且称它为「心灵频率的稳定训练」,这是一种行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