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逸是死径”。什么是死径呢?就象我们到某一个地方去,却误入了一个胡同当中,这个胡同两条是高墙围着,中间只有一条走道,而这个走道的尽头,却又被一个高墙给封堵住了,这个就是死胡同,走到尽头却再也走不下去了。佛说的放逸是死径,就是说放逸就如同走入了一条死胡同一样,走进去了却通不过,不能达到目的地,如果用放逸之心来修行,是不能最终得到实际成果的。
在《佛遗教经》中,佛首先说了持戒,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说了持戒的重要性以后,紧接着就说这个心不放逸的问题。其中的经文说: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喻如一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其心。” 凡夫众生,以颠倒心从事活动,时时心随外缘之境而转,处处攀缘,六根流溢,长驰在外,没有一个真正安宁的时候。看见美色,心中就生起欲爱之想。对合于我的优美声音,心常乐著而不知舍离。对所喜者生贪爱之心,对所厌者生嗔恨之心,时时都在声声色色的滚滚红尘之中颠颠倒倒啊。但是这些一切攀色逐声的所有心行,我们都要知道啊,这些都是自心放逸的具体表现呢。佛中此经中说这个放逸之心,他的结果如何呢?就是“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如果以放逸心,放纵自心,不加约束的话,就会丧人善事,不论做什么善事都会失败,一切善根功德都不能生。如果我们自己的心,经常安住在不放逸之中,结果又是如何呢?就是“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不管我们干什么善事都可以成功,不但自利而又利他,一切善根功德都可以生发出来,直至最终成就无上佛道。所以本节最后,佛在前面讲说了我们一要好好地制约身根,二要好好地制约自心,最后再一次慈悲地殷殷劝导我们,要“当勤精进,折伏其心。”劝导我们殷勤精进,时时折伏自己如同猿猴一样的躁妄之心,常常使自己的心处在不放逸之中。 佛在《楞严经》中,也说到了这个不放逸的问题。其卷八中开示说明第二增进修行渐次,他说“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