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孔孟之乡”山东济宁的张月一家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家庭:他们家是很不幸的,因为这个家庭经历了许多家庭不曾有的曲折坎坷,饱尝了许多家庭不曾有的艰辛磨难。但是,他们又是幸福的,面对挫折和灾难,一家人相抚相携,不离不弃,用大爱至孝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的真情故事。
“只要孩子们能读出来,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张月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在微山湖边以种田为生的普通农民。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和孩子们的学业,两位老人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从事田间活,晚上还要去砖窑厂加班打工。逢收获季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通宵达旦收割庄稼。在长年累月的过度操劳中,张月父亲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腰肌劳损等疾病,休息时不依靠安眠药就无法入睡,母亲也因严重贫血曾多次晕倒在田间地头。周围的人看不过就劝他们说:“读书没用,早点让孩子们退学回家帮你们干活,也好减轻你们的负担,你们身体不好,别为了他们上学连命也不要了。” 但父母供孩子们读书的决心从未动摇过,总是很坚定的回答:“我们因为当年家里穷上不起学,但绝不能让孩子再走我们的老路了,只要能读出来,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确保弟弟们上学,张月懂事的姐姐决定放弃学业帮助父母,虽然父母极力反对,到最后还是没有劝住姐姐(这至今是张月父母的遗憾)。张月深知父母生活的艰辛,从小懂得节俭,能不花钱的地方尽量不花钱。上中学后,学校离家远,平时在学校一日三餐都是以开水泡干粮,就着自制腌咸菜吃,不舍得花钱从食堂买菜。几年来一直是这样过来的,时间长了,张月身体出现了严重营养不良,患上了夜盲症,但并没有因此影响学习,1991年,张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父母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只要能救孩子的命,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治”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月一家人怎么也想不到,命运会和他们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1995年元旦前夕,正在实习的张月因牙疼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医生说,“病情很重,要保命的话下颌骨可能会被切除,应及早到济南或北京的大医院手术。”突如其来的病魔顿时给整个家庭蒙上一层阴影。在张月的记忆中,父亲就像一座坚强挺拔的大山,似乎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从没见他流过一滴眼泪。但是在知道儿子病情的那瞬间,老人生平第一次伤心落泪,失声痛哭,那哭声让人心寒,也让人感动。父母供张月上完学已经倾尽所有,眼看苦日子熬到头了,即将毕业参加工作的他还没有来得及孝敬父母,就又因为这意外的灾难,让一家人多年的希望成了泡影,让本已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使整个家庭陷于绝境。想到这些,张月陷入深深地自责中,对生活充满绝望!
生与死的抉择,情与爱的份量,使张月的父母没有过多时间徘徊,“只要能救孩子的命,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治”。为尽快控制孩子的病情,挽救心爱的儿子,两位老人一边安慰张月,一边东奔西走筹借了一万多元钱,带着张月辗转省内多家大医院,但所有医生都给出同样的诊断结果。在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父母那充满担心、无助的眼神,让张月终生难忘。当张月从手术麻醉后的噩梦中醒来时,听见父母在耳边不停的说:孩子,下巴没有切除,医生说咱得的不是那种病……”。事后张月才知道,原来手术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诊病情,先取下一点标本做病理化验,病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排除了先前的造釉细胞瘤,只是一般的囊肿。当医生将这一消息告诉手术室外等候的张月父母时,两位老人喜极而泣,跪倒在医生面前。在父母亲情的温暖下,张月终于又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很快康复出院了。
“儿子照顾母亲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1995年,张月毕业后参加工作,最初的工资每月300多元,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挤出来交给父母补贴家用,一家人在相亲相爱的和睦气氛中过着日子,虽然有些清苦,但其乐融融。当一切都走上正轨时,平静的生活波澜再起。1998年,张月的母亲被查出患有多发性基底细胞癌,两年左右就要住院手术、放疗一次,由于这种手术在当地县医院无法做,每次都要到省城大医院住院治疗。2005年是老人患病最重的一次,住院手术后长达二十厘米的刀口因感染而久不愈合,连续多日高烧,术后又不能进食,只能靠输液补充营养药物,老人很快就瘦的皮包骨头,以至于每天输液扎针都非常困难,手、胳膊和脚扎满了针眼,青紫斑斑,伤痕累累。每天十二个小时的连续输液,使老人不能随意翻身,身心都极度疲惫。长时间饱受病痛的折磨、缺钱治病的无望和拖累儿子的内疚,导致老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差,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不愿继续治疗,住院期间曾几度想自杀。张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防不测,他天天守在母亲身边,不断的安慰、鼓励老人,告诉她坚强地活着是对家人最大的安慰。为了增加老人的身体抵抗力,张月买了各种高营养的滋补食品,用料理机加工成流质,一点点通过鼻饲喂给老人吃。每天为老人洗脸洗脚、擦身搓衣、端屎倒尿,有时候不理解的人会问他,你是个男人会不会觉得尴尬,他则回答:“我是个男人但我也是我妈的儿子,儿子照顾母亲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好避讳的……”在母亲一个半月的住院时间里,张月从未脱下过衣服睡觉,头发更顾不上理,整个人消瘦了一圈,显得异常憔悴。幸运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月的精心照顾下,老人的病情渐渐好转,终于跨过了这一个坎。
“只要父亲有一线希望,我就是倾家荡产也得救治”
由于常年的劳作,随着年龄的增大,张月的父亲身体大不如以前。1999年,老人因出血不止被送到医院救治,经检查诊断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病情稳定出院后仍需长年服药治疗,每个月的药费少说也得三四百元。张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2006年,70岁的老父亲又因前列腺重度增生导致小便不通去医院治疗,医生说老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应常规手术治疗,建议造屡导尿,体外长期留置导尿管。张月明白那样必然会给老人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增加很多的痛苦,所以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而是带着老人去了济南,采用高科技的微创手术治疗,虽然治疗费用比一般常规手术贵很多,但是却减少了老人长期的病痛,而且术后老人身体很快康复,用邻居的话说,比十年前的他还健康。幸福对于张月来说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家人健康平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