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十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前面这十个问题,可以作判断标准。 第一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画图的颜色一样,与文殊菩萨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这样吗? 第二问,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别人当面妨碍了你,总之,逢缘结镜包括很广,见色问声了不动心,日常生活间,甚至晚上睡觉都能合于道,你做得到吗? 第三问,佛教的经典,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拿过来一看,都懂了,听到最高明的说法也不怖畏,而且彻底的透彻明了,没有怀疑,你做得到吗? 第四问,所有的学人,拿各种学问问你,你能给予解答辩才无碍吗? 其余还有六问,大家可以自己研究。最后一段: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若这十个问题连一点都做不到,就不可自欺欺人,自以为是。有任何疑问都应到处向善知识请益,一定要到达诸佛祖师们的境界。祖师们所悟到的,你都做到了,才可以到绝学无疑之地,不须再学。“灰息游心”,妄想心都休息了。“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到达大彻大悟后,或走小乘的路子,再转修四禅八定,证得果位,六通具足,三身具备,神通妙用,一切具足;或走大乘路子,为他人牺牲自我的修持,出来宏法。 “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假设你认为三藏十二部太多看不完,“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永明寿禅师劝你仔细参看他所编的宗镜录,因为一切经典的精要,他都集中在此书中。“ 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文字多美,这是永明寿禅师所讲此书的重要。 现在继续讲洛浦开悟以后,继承夹山的法统,他的教育法非常严厉,因为他兼数家之长,功夫高,见地高,气派又大。他有几句名言: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这是功夫境界,他说末后一句才能到向上一路,才可以修到三身成就。禅宗分三关:初关、重关、末后牢关。什么是牢关?我们这个身体就是牢关,你破不掉,飞不出去,等到死时,这个牢关才破,但那是假破,又变中阴身了,再入轮回之中。“末后一句,始到牢关”,这个时候,“锁断要津,不通凡圣”,不是凡夫,也非圣人,也就是魔佛不到处,才算成功。 洛浦禅师临走前,对徒弟们恳切地开示曰:“出家之法,长物不留”,不要贪图东西,本来出家就是丢开一切,万缘放下,“播种之时,切宜减省”,古代丛林都是自己种地,就是告诫弟子们播种之务,不要浪费,换句话说,这四句是双关语,做功夫、做事也一样。“缔搆之时,悉从废停”,你们光办建筑方面的事,这些都应停止,好好用功才行。“流光迅速,大道元深”,光阴很快地过去,但是道业深远得很。“苟或因循,曷由体悟”,如果你们因循且过的一天一天马虎过去,而不努力精勤于道业,那么要到哪一天才能有所成就啊!“虽激励恳切,众以为常,略不相敬”。尽管洛浦禅师以恳切的语气对弟子们开示,但弟子们平常就听惯了师父爱骂人的训示,所以这些话大家也就不在意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