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谨:如何修证佛法(十二)(7)

我们打起坐来,眼睛一闭,眼光随之落深坑了,和死了差不多。怎么样叫回光返照呢?与道家的内视,长生久视之道相同,不能回光返照。功夫走不上路。所以沩山让仰山说一说他最近用功所达到的程度。 仰曰:“若教某甲自
  我们打起坐来,眼睛一闭,眼光随之落深坑了,和死了差不多。怎么样叫回光返照呢?与道家的内视,长生久视之道相同,不能回光返照。功夫走不上路。所以沩山让仰山说一说他最近用功所达到的程度。

  仰曰:“若教某甲自看,到者里无圆位,亦无一物一解得献和尚。”师云:“无圆位处,原是汝作解处,未离心境在。”

  你真到了无圆位、无所在、无所不在,这就是见解了。

  未离心境在,是指还是在心意识的境界上,没有彻底的空。注意这句话!你纵然达到了此心空空洞洞,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无所住,也仍未离开心境。

  仰曰:“既无圆位,何处有法,把何物作境?”

  既然无圆位,哪里还有一个境界呢?

  师曰:“适来是汝作么解,是否?”仰曰:“是。”师云:“若恁么是具足心境法,未脱我所心在,原来有解献我。许汝位显,人位隐在。”

  你既然有这个理解,就未脱“能”、“所”。不过,沩山鼓励他,能到你这个境界,也不容易了。以教理言,十信、十住、十回向、菩萨五十五位中,地前菩萨十信之位,信得过自己,可以说已在凡夫里头跳出一层,但还未入道。

  指月录卷十二,夹山悟道因缘:

  当年道吾、云岩与船子德诚三人,离开师父药山,各自开山当大和尚,唯独船子德诚帮人筏船,不当大禅师。不过他对两人说:“他日后,知我所止之处,若遇灵利上座主,指一人来,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报先师之恩。”

那时的夹山,已经是一位大法师,道吾来接引他,故意在下面听经。有个出家人提出问题问夹山,“如何是法身?”夹山答:“法身无相。” “如何是法眼?”夹山答:“法眼无瑕。”回答得很好,可是后面有个和尚噗哧一笑,这个和尚就是道吾。夹山很谦虚地下座问那个和尚:“某甲适来只对者僧说,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道吾和尚说:“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也就是说,你错倒没错,就是没好老师教过。夹山又追问:“某甲什处不是,望为说破。”吾曰:“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也就是说,我不说破,你自己去找船子德诚和尚。夹山理是对了,但是并没有证到。于是便请教道吾说:“此人如何?”道吾说:“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夹山当时架子大得很,声望很高,排场很大,所以道吾禅师告诉他,这样去怎么行?你规规矩矩去见他,把你的声望、地位都拿掉,尤其不能摆大法师的架子。注意!此处就是见地、修证、行愿。于是“山乃散众束装,直造华亭。”船子德诚才见,便问:“大德住什么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佛法本来无住,无相的,如住在一们境界,当然不是道了。

  师曰:“不似个什么?”山曰:“不是目前法”师曰:“什处学得来?”你这些滑头话,是从哪里学来的?

  山曰:“非耳目之所到。”等于反击老和尚,你不要认为高明,也许你还不懂我呢!

  师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

  这句话后来成了名言,意识是说,一个人讲那样肯定的话下去,就是笨蛋了,等于一个木桩打了下去,所有的牛、马的绳子,都栓在上面了。换句话说,你那还是执著了法,你不要在口头上玩花样。这话一讲,夹山愣住了。

  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