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谨:如何修证佛法(十)(2)

为何在睡眠中,这些小声音都知道,这是什么定力?达摩祖师在嵩山入定时,闻阶下蚁斗如雷鸣,也是这个道理。 闹中听自己的呼吸声很难,同学问的这个问题就是做听息功夫,开始听脉搏跳动的声音,心脏、血液流动的声音
  为何在睡眠中,这些小声音都知道,这是什么定力?达摩祖师在嵩山入定时,闻阶下蚁斗如雷鸣,也是这个道理。

  闹中听自己的呼吸声很难,同学问的这个问题就是做听息功夫,开始听脉搏跳动的声音,心脏、血液流动的声音都可以听到。有定静功夫的人,只要听到里头的声音不对了,就晓得身体哪里出了毛病。

  问三:试做安般法门,六七天来情况如下:一上座,因学佛多年,自然而然,变成数息。后来系念鼻端,却不知息的长短、冷暖。后来渐渐可以配合知道了,数了三息左右,忘了系念鼻端,更忘了息之长短、冷暖,此时忽现一片强光,明知不能贪著,还是执著了。等发觉错后,再摄念、重新恢复系念鼻端,如此越搞越乱,变成在做气功,不在修持了。后来或数息,或看这一片光,越想纠正越乱,怎么办?

  (师示范数息方法)

  师答:如在数息中间,动了一个念头,岔了一个杂念,须重新数起,中间不准有杂念,一路做下去。陆放翁的诗:“一坐数千息”,表示一坐起码就有几个钟点。陆放翁、苏东坡这些名人,当年都是做功夫的。凡是营养过剩、血压高睡不着觉或杂念多、欲念旺的人,要计出息;有些身体衰弱、血压太低、脑神经衰弱的人,要计入息,这就是对治法门。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病。修行初步要懂医理,不懂医理是搞不好的。身体不好也不坏的人,可分上、下午分别各数出、入息。

  上次重点在八十八结使的解脱,不是在做气功。可是讲了那些炼气方法后,大家以为得了秘诀,如获至宝,以为这就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在心行,在八十八结使的解脱。这位同学有这个问题,主要在于见地与功夫配合不了,知见不明,理没有透。要知道,调息、止息不过是初步去杂念的方法而已,杂念既去,此法也用不着了。佛在金刚经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过河需用船,过了河后,把船背起来走,不是很笨吗?他的这个问题,是因为调息过分了,等于营养过多,也会出毛病一样。

  至于眼前发光,只要气息调好,气充满了,内在光明一定起来,那时晚上不用电灯,一样看得很清楚,那是气的功效。但不是道果。

   三脉七轮 眉间-无色界-神-无念

        心轮-色 界-气-明

        中宫-欲 界-精-乐

        肚脐/ (道家)(密宗)

  如上图所示人体,心窝以下属欲界,心窝以上至眼是色界,眉以上是无色界,与虚空合一。

  道家的精、气、神,与密宗的乐(精不降,乐不生)、明、无念,也就是三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佛教罗睺罗修气息的路线,是修色界的方法。报身佛的成就,是属于色界的成就,不到色界,不能成佛。未升华到色界的境界,不能成就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法身是体,报身是相,释迦牟尼佛则代表化身佛,就是用。

  禅宗及其他显教方法,都是容易成就法身,但是很难成就报身,成就化身就更加难了。

  息调好了,很容易产生光明境。但是光明境一来,就容易产生矛盾,那时佛学知见来了,什么著相啦、妄想啦。其实,管它著相不著相,只要忘身,也不著光明境,自然在光明中。这时如觉得不对,是因为佛学知见太多之故。在光明境中,忘了身体、四大、呼吸……一切不管,则光明变成寂静,清明寂静,又会变化另外的境界。变化以后如何,到了以后再讲。

  修这个方法成就的人,都很乐观,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其他的好处还很多。比如容易到达“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的境界。身体会特别健康,功夫达到时,口水都是甜的,无法形容的甜,是由于脑下垂体的荷尔蒙下降,胸腺及欲界的性腺整个起了变化,这时精神健旺,但也很容易引起欲念。所以就如这一句诗:“波飞太液心无住”。气太健旺,养气养得太好,如不懂佛法,不在八十八结使心地法门中下手,就变成英雄气概,“云起魔崖梦欲腾”,人都觉得要飞起来了。(剑仙必须经这个过程才炼出来的)如由此归到心地法门,则可证罗汉果了。至于道家的神仙,也是由此进去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