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夫妻矛盾:将心比心,换位自省,“恕”是永恒的“善与诚”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书道术》:“以己量人为之恕。”
其意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是君子要终生践行的呢?’孔子说:‘只一个字,就是恕啊!自己达不到的,不要去要求别人。’”《新书道术》中也说:“将心比心就是恕。”
和我的爱整洁、凡事一丝不苟、喜欢安静相反,我先生是个邋遢、不拘小节、喜欢热闹的人。可以想象,两人之间的口角常因此产生。那天,先生又要出门参加什么聚会,我气不打一处来,“我真想不通,好不容易休息,在家安安静静地看看书、养养神多好,天天和你那帮狐朋狗友一起胡侃有什么意思?你身上的那套衣服,都快成炸油条的了,你也不嫌丢人!”
一向喜欢调侃的先生不紧不慢地反击:“你认为穿得干干净净、在家一个人呆着是幸福;我呢,和朋友一起海阔天空闲扯时最高兴,随随便便的衣服穿在身上最舒坦,和你一样在家闷着我会心里发慌,穿着你觉得体面的衣服我就感觉是要去相亲,你觉得幸福的方式在我看来就是受罪,不是很简单吗?”
那一刻,我忽然发现了“恕”字里那独步古今、孤拔寰宇的美,用它来解释“善”简括精当。“恕”字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们最熟悉的与人交往和相处的准则,它着重提醒我们要尽量地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它延伸出来的是亲密关系中最容易违反的准则:己所不欲,也勿施于人。把你自认为是幸福和快乐的方式强加于人,希望别人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活是对别人很严重的侵犯。孔子的一个“恕”字里涵盖了真正的善良与真诚,由此引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更高一级的精神品质,它的高级在于:首先,它认定在价值多元的时代,生存无定式,幸福是心境。其次,它体现了人和人交往和相处中最宝贵的东西——彼此的尊重。我可以不同意你的生活方式,但我愿意尊重你按自己的标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因为,那些由不同方式、不同境遇、不同追求带来的留在我们各自脸上的笑容是一样的美丽。
【点评】好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想看,是不是有很多次,你因为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遭遇到了抵制和反弹?又有多少次,你因为被对方强加的道理、做法恼怒不已?能够换位自省,将心比心,方可在按自己的想法、习惯行事时,不伤及对方。这,应该也是一种和睦之道。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