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佛的缘起和念佛放生的心得(3)

这里再说一下我自己对佛法空性的理解。我学佛的时间很短。自己写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理解。 对于空性,我受潘宗光教授《心经与生活的智慧》一书影响甚大。他讲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并不是空,而是不执著。不执

这里再说一下我自己对佛法空性的理解。我学佛的时间很短。自己写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理解。

对于空性,我受潘宗光教授《心经与生活的智慧》一书影响甚大。他讲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并不是空,而是不执著。不执著于事务两端,取中道。我觉得我起码应该证悟三体性空。就是人,人对我的关系,我,这三者都是空的。性质没有是实的。都是空的。是不断变化的,是缘起性空的。因为我以前学习过辩证法。并且很深入的研究辩证法。我觉得这一个空字,就是包含辩证法的哲理。本身空就是辩证法。佛法也是包含深刻的辩证关系的。

我知道学习佛法要一门深入,学一门就要懂一门。所以我从《心经》开始学习。每天都要背诵心经很多遍。骑车,睡觉,坐卧都背诵心经。并且用力思维经文的含义。因为观自在菩萨就是行深多时,才照见五蕴皆空的。可见这是很长时间才能懂的。清净心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我总结了做事的一句话。叫:以清净心为基,以心不动为用.。这句话就是说遇到事情时,自己先要做到清净心,心中没有任何私欲,去除了贪嗔痴,六根清净,然后做到心不动,来运用。

再就是现在觉得老子说说的道,其实就是般若。易经也是讲的般若空性。都是一个事物的不同描述。当确实理解般若后,就能理解老子讲的道了。它确实是道可道,非常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些都是对般若性空的解释。与般若空性的本质相同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佛学后,发现与儒家也是相通的。儒家的信义智勇仁,存天理,去人欲。根本就是相同想通的。儒释道三家本是一体。而以佛讲的最为明澈。我知道明朝后期中国的儒学者曾大规模的入释,从佛法中汲取养分。心学,其实底子就是佛学。与其说他们学的是心学,不如说是实质上对佛学的一个参研。佛家多给人出世之感,但它的无上智慧确是非常珍贵,有心学一学,借儒学之衣以让更多人学习,真是用心良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