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世界里,牛顿定律规限著我们的思维。我们认为,任何可触摸到的东西,也可以准确测量其长度、高度、重量和速度。其实,任何东西都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更细小的原子、粒子等组成。到了很微小的领域,牛顿定律就不适用,要用量子力学才能了解它的运作。在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不确定性原理」( Principle of Uncertainty 也译作「测不准定理」)这个原理指出,在处理很微细的粒子时,根本不可能测量到它的真正位置、方向、大小等。它的存在是或然率( Probability)式的存在,是变幻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可见,在极微观的空间里,物质是无常的、无我的。 再看另一极端,在一个极大的空间里,我们也可体会到无常、无我。例如,我们坐宇宙飞船,作太空旅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当飞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整个宇宙间在不断缩小,如果超过了光速,时间与空间都完全改变了。这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宇宙,会依我们的飞行速度而变幻著,整个宇宙空间也因为有物质的存在而产生变化。 既然微观的、宏观的两端是无常、无我的,中间便不会是恒常不变的。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与能量足可以互相转变的( E=MC2),世界上很多事物、很多现象,也确是因为能量、质量的互变而产生出来的(核能发电就是一例),所以,世界是变幻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个体,一切事物无常、无我。悟「空」的理念,就是非常科学化的了。佛家讲「空」,并非一切虚无,这就像我们对「零」这个数目字的错觉一样,表面看来「零」好像甚么都没有,其实它包罗万象,变化多端,说有似无,说无实有。例如:在一○○ 的后面加一个「○」位,马上增大,变为一○○○;你把一个数目乘以零,这个数目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以零除一个数目,则又要变为无限大。「○」又可以对其它数目不作干预,保持中立,任何数目加零或减零,都不会改变其本身数值。「空」就像「零」一样,富於包容性,可变性。真能悟空,我们就不会执著,思想境界也大大超越了。 佛教的义理和思想精华正在逐渐为西方所认同,所接受,这是因为西方社会有现实的需要。不过,佛法的弘传,一要看弘传者的质素,二要善于与当地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相适应,正如同当初佛教从印度传到中亚,再从中亚传到华夏大地,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一样。二十一世纪是否能成为佛学世纪,依然要看上述两个条件。 觉:不久前,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香港的「世纪论坛」上作了一次「物理学与美」的学术演讲。他最后的结语说:「物理学研究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尽头是宗教。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人类的终极美。」请问先生,您对此有何感想?联系您的学佛体验,请谈一谈您的看法。 潘: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资讯科技空前发达,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身在疾风般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如何使心灵平静自在,不受困扰,从而提高心智效率,就成为现代人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佛教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旗幡在疾风中飘动,幡下的人在争论,到底是风动呢还是幡动呢?答案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个故事并非否定风动或幡动的外在变化,而是告诉我们:佛教不是以外物作为探讨的对象,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佛教无疑是心灵的启示与教育。佛教的义理是心灵的智慧结晶。只有改善自己的心灵,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只有改善自己的心灵,才能改善自己的命运和人生走向。所以领略佛教智慧,并应用於理解现实人生问题,就能为我们从诸多的烦恼和困惑中找到实际出路。由此看来,佛教文化就是心灵文化。心灵的高尚,才会有人格的高尚,人的高尚。杨振宁博士说:「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人类的终极美」,我想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因而是很正确的。 觉:六祖慧能大师有一句名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他的本意是不执著於文字的、画面的、理论的这些东西,而是强调亲证亲悟,自证自悟。其实,这正是佛家最可贵的认证论与方法论。(在佛家,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如果把这种强调自身证悟的方法,引入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中去,那么,其学习效果一定会产生质的变化,对育才成才是很有帮助的。您认为这说法对吗?你会这样做吗? 潘: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都潜藏著本有的力量及智慧,只是未经开发而已。譬如我们用手不能把木头砍断,但是空手道高手,能够将自己的潜力集中在手掌上,在刹那间集中意志力,把木头甚至石头都砍断。这不是特异功能,只是他有方法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而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