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潜心学佛: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

科学家,潜心学佛

科学家潜心学佛: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

 

香港佛学院·释觉真法师

潘宗光教授,广东番禺人。伦敦大学化学科哲学博士学位,复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深博士学衔。自1991年始,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至今历任香港政府科技委员会创会主席等职,其工作对推动科技发展和培育人才贡献良多,于1997年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并曾屡获勋衔殊荣。尝于1985年及1991年,应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就诺贝尔化学奖提名适当后选人;亦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办香港97回归工作。潘宗光先生近年接触佛教,有感佛教不单是宗教,更是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即作深入钻研及身体力行;曾到台湾佛光山参加七日短期出家,又到台湾法鼓山及缅甸宣隆寺参加禅修集训。

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是香港盛大的文化节日。在书展广场中的「佛教坊」莲花绽放,读者踊跃,尤为引人注目。七月二十一日下午,佛教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原来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出席书展,在这里为他的两部佛学著作《佛教与人生》和《心经与生活智慧》举行签名售书--潘教授将所售书款,悉数捐赠与弘扬佛教及慈善之用,这一善心已让我赞叹不已,而潘教授这两部佛学著作,供不应求,深受读者喜爱,此刻发行的是增添版,就更令我惊奇了。因之,引发了我采访潘宗光先生的强烈愿望。

以下便是当时的访谈实录(问者简称「觉」,潘宗光教授简称「潘」)。

觉:你是香港著名的理工大学校长,是理学博士,是名副其实的自然科学家。在一般人看来,科学与宗教是不相容的,甚至是对立的。似乎一讲科学,就不能认同宗教,请问,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您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潘:我在学佛以后,确实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也有人问过我,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是否会与学佛有抵触呢?我的回答是不会。我想引用孙中山先生和爱因斯坦对佛教的看法来简略地回应一下。

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爱因斯坦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人格化的神,扬弃了死板的信条教义及宗教理论,涵盖著整个自然与精神,它应该是建基於对万有的体会而生起的宗教意识,将自然与精神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佛教就正符合这些条件。」

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我看来,这两个范畴虽然不同,但两者的背后都贯穿著对因果的探索与学习。或者说,佛教和科学两者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特别尝试利用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重要概念,又以科学的推论,来说明佛教相信六道存在,并非迷信之说。

通过多年来的学佛,我深切的体会到,佛教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而是一门深奥渊博的哲学,仅仅空谈信佛还不够,还需要多方面而恒久的实践,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深入学习。

觉:最近,先生有两部佛学专著《佛教与人生》及《心经与生活智慧》先后问世,很受读者欢迎,也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一版再版,供不应求。您以一位理学专业的著名人士,是怎样接触到佛学,而又对佛学产生了研究的兴趣,料想也必有一大事因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思想历程?

潘:对这一问题,有点说来话长。在我小时候见到长辈在每月初一、十五吃斋,也经常焚香烛和设供还愿,那时候,我还以为这就是佛教。当然,现在才知道,这只是民间习俗,而不是佛教。不过,从小我对佛教已有了一种模糊的印象,只不过没有时间去了解它,接近它,但从我的家庭来看,以往却是一个天主教的家庭。我走近佛教、认识佛教是十多年前的事。说出来,也是与科学有关系的。那是一九八八年,我应邀到一家佛学会去主讲《科学与宗教》,从此,我就定期收到这家佛学会寄来的「佛学讲座」预告单张。终於有一天晚上,我无意中得悉翌晚有个佛学讲座,刚巧我也有空,便去参加。那是陈家宝医生讲的佛学讲座,听完以后,觉得内容很适合自己,从此对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可以说真是一种缘份。於是,先后去明珠佛学会,听「佛学初阶」的课程,到普明佛学会,听系统的佛学讲座,逐渐对佛教有了认识。佛教的基本理论「缘起性空」,这本是宇宙的自然定律,这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而是佛陀悟到了这一自然真理。所以,「佛」是觉悟了的人,他不是造物主,也不是主宰万物的神,是的的确确的众生的导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