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空思不如多学
一个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读书、多求学。自己以为自己是天才,聪明了不起,如果多读书以后,自己就会变得非常谦虚了。常常我们自以为是一个大发现,多读了书以后,才知道古人早就讲过了,知道了,原来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们所知道的还更多得多。 经典回放 选自《论语·为政第二》《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形成偏见。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去想事情,没有一点好处,不如去学习一些东西。 大师释疑 【注释】 罔:本意为“白白地”,意思是白学了。 殆:本意为危害,这里是指会形成偏见,对自己有害。 尝:曾经。 寝:睡觉。 学儒一得:获得智慧的五大实用经验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这两种人,正如南怀瑾大师所描述:“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 了。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她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南大师认为“学而不思”的人可以做学者,教书,这还是抬举了她们。真正能把书教好就不简单,就不算“罔” 了,还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际上,“学而不思”的人,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因为做任何事,都必然跟她人发生关系。好比写文章,看起来自己一个人可以做,如果不了解别人的趣向,写的文章就没人愿意看,等于废纸一堆。教书也一样,不知道学生的兴趣点,讲课只能帮助学生打瞌睡,一点用也没有。 “思而不学”的人危害更大,因为她们满脑子偏见,每天觉得这件事不公平,那件事不公平,每天看不惯这个人,看不惯那个人。带着这种观念,肯定会说很多错话,做很多错事,其结果不过是害人害己罢了。 所以,与其思而不学,不如学而不思,大不了当个“书呆子”,干不出有价值的事,起码不会散布“反动言论”。 另外,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迷惑的时候,通过学习来解惑,显然是简便而积极的方法。比方说,看见某件事不公平,它为什么不公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