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不要被学问捆住手脚

学问,捆住手脚

南怀瑾:不要被学问捆住手脚

 

讲人生修养,一个大丈夫,不管对那门学问,都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要被它困住了。因此,反过来讲,对于下棋、打牌等等,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被它困住的,不能不算是学问。如困住了的话,就变成了“致远恐泥”。

经典回放

选自《论语·子张第十九》

【原文】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道:即使只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恐怕它妨碍远大事业,所以君子不从事于它。

大师释疑

虽:即使。

小道:是相对于“仁义道德”这个“大道”而言的各种技巧、方法、观点。

致远:达成远大理想。

学儒一得:抛弃“专业对口”的观念

子夏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技巧,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南怀瑾大师进一步解释说:“人生天地间的学问,份门别类,不止一种,虽然有很多小道,如下棋、写中国字、作诗、刻图章,甚至于打牌吧,这些都不是什么大学问,只是小道,古人所谓雕虫小技,但也是学问,并不简单,都很难,如果深入去研究,都会有所成就。”

任何技术都有可取之处,这是很有道理的。比方说打球,好像只是玩玩,可是玩好了,没准NBA会花几百万美元的大价钱把你请去打球,玩给大家看;又比方说打麻将,好像是玩物丧志的东西,可是玩精了,没准麻将协会会请你去当教练,请你去参加比赛。

虽然任何技巧都有可取之处,但仍然只是“小道”,不仅打牌下棋如此,当老板的技巧,当专家的技巧,当员工的技巧都是如此。哪么,什么才是“大道”呢?我们的人生目标才是大道。对孔子来说,她的人生目标是弘扬仁义道德,所以她老说仁义道德是大道。我们的人生目标可以跟孔子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关键看我们自己的趣向。但是最好把目标放远大一点。离开了远大的人生目标,任何“小道”都会大打折扣。正如南怀瑾大师所说:“前面的目标不放远大,专抓一点小成就当成大学问,就被困住了,像掉进泥坑里去了,爬不起来,所以君子不取小道,宁可走大路。”

如何走大路呢?有两个要点:

第一,不要受专业限制。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专业对口”的观念根深蒂固,好像学什么就只能干什么。比如在学校学的什么专业、在社会上学的什么技艺,她确定自己的事业方向时,就将视点全放在相关的行当上。实际上,这项专业未必是她最擅长的,这个行当也未必是她感兴趣的。而且任何专业都是“小道”,关键要把人生目标选好。鲁迅以前立志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形象,所以她去学医,想改良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后来她发现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更重要,又以此为目标,毫不犹豫地抛掉医学这种小道,拿起了笔。假如抗战爆发后她还健在,并且立下上阵杀敌这个新目标的话,我想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写文章这种小道,弃笔从戎的。

说鲁迅从医和从文都是“小道”,她的“大道”是什么呢?她从医时,大道是提升中国人的身体素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