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这里悄悄的改变(2)

多去承担,特别是承担一定的职务后,我觉得也能更好体会到师长的功德了。最初做一名普通的义工时,只是做好分配给自己的一摊活,体会也比较简单。如果不是带领一个小团队,我很难真切体会师长的功德,很难真正体会

多去承担,特别是承担一定的职务后,我觉得也能更好体会到师长的功德了。最初做一名普通的义工时,只是做好分配给自己的一摊活,体会也比较简单。如果不是带领一个小团队,我很难真切体会师长的功德,很难真正体会到师长用心之良苦。世间人常讲的不养儿不知父母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等我自己要为一个团队的发展负责的时候,当我要去带动和拉拔别人进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无能和无力。曾经向晓东老师请教如何带动团队,晓东老师说,你想想师父,他为什么那么有感召力呢。是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我们自身的修为不够,即使我们处于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再去怎么鼓励别人都无用。在三宝地,靠行政力推动事业是无效的,而要靠感召力。要有感召力,就必须有修为上的功夫,所以通过承担,反过来就会迫使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修上的功夫和水平,否则事业就推动不下去。想想师父拉拔那么大的一个团队,而且龙泉寺在如此飞速的发展,在自己有了一点拉拔团队的体会,知道其中的艰辛和自身修为上的不足时,对师长的功德更加由衷的叹服。

转变承担心态,从俗心到道心

从达阳师兄那里听来一句令他震撼的话,也令我很受益,师父说“水月道场,空花佛事”。师父长期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睡眠,常人根本是无法想想的,我们一般人,承担一点点事情就很累,正是心有挂碍的缘故。如同盗宝贼进入珠宝库,碰到什么都往脖子上挂,往兜里揣,自然走不出个三五步就装的满满的,不累才怪。由此想到读到的两句话,“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这种意境叫人神往,又感觉此境不应世间有,看看师父知道确是有了。

以什么样的心来承担才不累呢,以什么样的心来承担才是正确的呢。我觉得不是说学佛法了、在寺里承担了,就自然有道心了。世俗的习气很顽固,虽然表面在承担佛事,有时候心态可能完全是世俗的那一套,比如为了肯定自我、证明自己,比如为了声名荣誉,比如为了自己现世的荣华富贵等等,以上心态我都有。以世俗的心来承担也会显得很精进,但是会烦恼丛生,而且很难持久,而以道心来承担,也许外相上未必是那么的勇猛,却能渐次增上,保持稳定,而且心态越来越调柔祥和。像师父今年仲秋晚会上说过观看节目的人的三种心态,其中内心有法喜的观众,表现的反而是安安静静的品味和欣赏。以世俗的心来承担,做的好就高兴,受到表扬就欢喜,做得不好就不高兴,见到同行善友的不足会起烦恼,发现自己的缺点也会懊恼,遇到种种境界会摇摆、犹豫、怀疑,种种心境都出来了,很容易放弃。承担就是为了现起种种烦恼然后,超越它们,而要超越烦恼,就须要把那颗世俗的心慢慢转化成一颗道心。禅兴法师常常教导我们,历事的目的是为了炼心,法为内核,心为根本,就个体修行而言,事情只是磨砺我们内心的外缘。亚新师兄也常常教授我说,承担中不要迷失在事项当中,在承担中学法、用法、体味法,才是最重要的。那么道心是个什么东西呢,这又不是我现在所能讲的清楚的,但是我知道了世上有一种心叫做道心,跟俗心是本质不同的,培养一颗道心正是我自己要奋斗的目标。

学习体会佛法教理,改变灰暗生命观

寺里承担和学习后,我对生命前途的感受比以前乐观了。以前生命的基调总是悲观的,一直为自己身上那些自己不喜欢的性格特点所苦恼,比如内向、孤僻、脆弱、懦弱,又比如虽然自己有一些抱负,又一直觉得自己的智商并不高,而觉得智商又是不可改变的。我认为那些缺陷都是天生的特质、本性,任凭后生努力也很难改观,这的确很令人悲观。当我接触并逐渐接受无限生命的概念后,知道了人生来自自身那些相对固化的特点,佛教的术语叫做习气、等流,不是一生两生造成的,是累生累劫不断串习、不断重复才形成的。习气的确会非常坚固,如经中说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也是因为恶的习气已经相当固化,如钢如铁,众生无明,又不断妄想造作,使之增长、广大,越发无可救药。天堂地狱有时就是一步之遥,觉与不觉也是一念之间,习气是慢慢串习而成,也可以慢慢改变。断恶修善,使善业增上,恶业消除,生命的质量就可以不断提升。而通过修行能使智慧开启,所谓的智商自然也是可以改变的。生命的本身也是因缘和合,是可以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更美好的人生。经过在龙泉寺一年多时间的修学、承担,我的心在实实在在发生着变化,内心光明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对生活的感受比以前更好了,生活中快乐和平静的状态越来越多了,跟领导、同事、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和合了,生命的状态在切实改变着。而这一切都是三宝的恩德,都是龙泉寺给予的。

轻轻问一句,想没想过成为师父那样的人

从见到师父那天起,内心就一直很赞叹。经常见到师父在寺里踱着四方步,气定神闲,后面跟着一大堆徒弟,聆听着师父随时随地进行的各种方便开示。看惯了世间人步履匆匆的身影后,每次见到师父在青山绿水间带领徒众或陪同客人的场景,感觉就像一幅古老的图画,透着浓浓的禅意,真是一种享受。有一次,从山门进在金龙桥的这头,远远的就看见师父正在跟客人在弥勒殿前石阶上合影,合影结束后,师父站在台阶上和蔼的送行,柔声跟大家说“还来,还来”,身子稳稳的站在那里。当时就有四个字蹦入我的脑海:如如不动。一次师父接见天津居士参访活动,安排我负责拍照,随着请师人员去迎请师父,又一次近距离感受了的师父摄受人心的威仪风范。师父一出现在小小的镜框里的时候,面前的画面立刻焕发光彩,那种风范,那种气度,真的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班长学修班的课程上,禅兴法师讲真善美的时候,问我们世上什么最美。他说修行的人最美,佛陀三十八相好,那种美,有什么可以比拟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