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顺其自然的人,没有明心见性!(2)

所以学唯识要知道, 六祖也讲过: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 六七识容易转,念头一空,三际托空,第六识转成现量的清明境界;功夫再进步,第七识也可以空掉,这容易,是在因位上转的。很多修持的人,充其量到了因位
   所以学唯识要知道,六祖也讲过: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六七识容易转,念头一空,三际托空,第六识转成现量的清明境界;功夫再进步,第七识也可以空掉,这容易,是在因位上转的。很多修持的人,充其量到了因位菩萨,果上就难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包括了这个肉体;第八阿赖耶识除了包括肉体外,也包括了整个物质世界。五八要果上圆,要证到了果位才能转,谈何容易!要修就修个全的,修一半只好来生再来,如果来得及,最好这一生完成了它。

 

    真正想求道,第一先要把学理搞通,尤其是这次讲课所摘录的经典,不管楞严经也好,法华经也好,乃至现在所摘录的瑜珈师地论,都有弄清楚。瑜珈师地论是讲修持程序最重要的一本书,这是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很恳切地告诉我们一步一步的功夫,及修证方法。另外配合现观庄严论研究,讲四加行。这个重点是一句话:心物一元。他的重点以调整四大为第一要务,四大没有调好,而想求得定境,求得性空的境界,都只是第六意识的幻想而已,事实上就有这么严重。

 

  四大调整好了,才能够到忘身,转化第六意识,初步可证得人我空。拿禅宗来讲,才是破初参,破初关。如果你念头上偶然出现一点清净,那只是意识状态,并未证空,这一点千万要注意。

 

  要调整色身,第一个是戒律的问题,而且偏重于小乘戒律,就是如何去淫欲之念、爱欲之念。要去淫欲念,首先要不漏丹,这些修证程序是散置在佛经里,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条戒律并不易做到,真做到了,又要了解如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唐末五代以后,中国道家的丹经特别多,就是这个原因。学佛的斥之为外道,看都不看,如以华严经的伟大境界来说,你就不会不看。为什么道家的丹经特别多,因为修禅定的经验,而偏向于讲气脉。你懂得了以后,看道家的东西也都没有错。不过有一点,密宗讲的三脉七轮,道家讲的奇经八脉,都是在定境中自然起来的现象。古人把这个经验、现象告诉我们以后,后世人又倒因为果,打坐时,拼命在那里搞气脉,这就完了,精神会分裂的,古人传述是对的,你却错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