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筱筠:观音信仰原因考

观音信仰,原因考

郑筱筠:观音信仰原因考

作者简介: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  副秘书长

全国青联社科联理事

全国宗教学会理事

世界宗教研究所妇工委主任

云南省委统战部宗教理论与政策基地 特聘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正文:


考察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整个发展传播史,不难看出观音信仰在中国这块异质文明的土地上发展之快,流行之广,信仰民众之多是远非其他大乘菩萨可比拟的。同为大乘佛教宣扬救济思想的菩萨,为何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甚至地藏菩萨,虽然在中国都曾流行一时,并至今还在中国这块地域辽阔的土地上保存有自己的道场,但观音菩萨却以其独特的信仰魅力在上到社会统治阶层集团,下及民间平民百姓中广为流传,以至于最终淡化了其佛教色彩而走上“俗神化”的民间信仰神坛?究其原因,当代时贤所论者甚多,但多围绕着观音菩萨女身化的原因作论述。本文暂且不对观音菩萨女身化的原因再作考证,而是着眼于观音信仰的理论根据来对观音菩萨流行于中国的原因作一简单论述。鉴于此,本文拟分为以下三个部份:一、观音信仰之缘起;二、观音信仰在中国流行之概况;三、观音信仰之原因考。

一、观音信仰之缘起

对观音的信仰源自印度。早在印度原始佛教产生之前,观音的雏型早已在印度为人所熟知。据考证,观音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印度吠陀期文化。在著名的《梨俱吠陀》中。观音的原型是孪生的双马童神。在吠陀文化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演变为黎明女神的儿子,并且成为光明,善良的化身。围绕着他俩的事迹,“四吠陀”(《梨俱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手摩吠陀》中均或多或少有所赞颂,其中仅《梨俱吠陀》一书中就有58首赞诗。在吠陀期文化发展之后的婆罗门教早期也吸收了这一文化原型,但此时他的形象已衍变为一合掌的婆罗门形象,其外形颇类似大梵天像。在公元前六世纪,原始佛教产生之后,佛教僧侣在创建、巩固、宣扬自己的佛教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吸收了部份婆罗门教的东西。尤其是大乘佛学的出现,菩萨救济思想广泛流传之后,观音菩萨与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一样,被佛教徒们从婆罗门教中借鉴、吸收过来,并加以创造性的改造。在佛教神系中的观音以弘扬大乘佛学救济思想的菩萨面目出现,虽然随着印度佛教的发展,它在佛教各个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宣传重点,但它的慈悲普渡,怜悯众生的救苦救难形象却从未曾被淡化过。相反,在印度佛学发展的各个时期,佛教僧侣们完全是本着慈悲救济的观音菩萨形象来进一步发展完善观音信仰的。

在印度大乘佛教看来,菩萨果位是通往成佛的涅槃境界的必经之路。要修成菩萨果位,就必须严格遵守“六度”(即“六波罗蜜多”,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谓“波罗蜜多”。即“济渡”,“到彼岸”之意。布施可度悭贪;持戒可度毁犯;忍辱可度嗔恚,对于横逆违意之境而不起嗔,是为忍耐。对于诸法实相之理安住不动是为安忍;精进可度懈怠。断恶修善,利乐众生都要勇猛精进,不退初心;禅定可度散乱,扫荡一切妄想杂念,不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风”所动,令心专注于一境:智慧可度愚痴,通达事理,简择正邪,决断疑念,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六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要六度齐修,便能具有菩萨的高尚品德。除此“六度”为菩萨必须奉行的行为准则外,菩萨还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只有这样,菩萨最终才可以修成正果。然而,在修成正果之前,菩萨必须以慈悲救济的思想为指导,拯救众生于苦海之中。拯救、帮助众生从苦海中解脱出来,广积福德,这是菩萨成佛的必要基础,也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这即是大乘佛学极力宣扬的“自利利他”思想。围绕着此宗旨。大乘经典中着重塑造菩萨形象,以期通过弘扬菩萨的奉献。慈悲精神来感召民众,从而达到扩大宣传影响的效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