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简介(7)

此经在隋唐时弘传极盛,终于出现了专弘《华严经》教观的华严宗。7世纪中,新罗僧人义湘来唐受学于智俨,回国后成为朝鲜华严宗初祖。8世纪中,此经在日本已有流传,后有唐道睿东渡弘传《华严经》,为日本华严宗初祖

    此经在隋唐时弘传极盛,终于出现了专弘《华严经》教观的华严宗。7世纪中,新罗僧人义湘来唐受学于智俨,回国后成为朝鲜华严宗初祖。8世纪中,此经在日本已有流传,后有唐道睿东渡弘传《华严经》,为日本华严宗初祖。??

    注疏
       
    在印度有龙树的《大不思议论》(一部分汉译为《十住毗婆沙论》),此外有世亲的《十地经论》和金刚军、坚慧的《十地品释》等。中国的注疏甚多,最主要的有隋吉藏《华严经游意》1卷,杜顺《华严五教止观》1卷;唐智俨《华严搜玄记》10卷、《华严孔目章》4卷、《华严五十要问答》2卷,法藏《华严经探玄记》20卷、《华严经旨归》1卷、《华严经文义纲目》1卷、《华严经传记》5卷、《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又称《五教章》)4卷、《华严经问答》2卷、《华严策林》1卷、《华严经义海百门》1卷、《华严游心法界记》1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原观》1卷,澄观《华严经疏》60卷、《华严经随疏演义钞》90卷、《华严法界玄镜》2卷、《华严心要尖门》1卷,宗密《华严原人论》1卷、《注华严法界观门》1卷、《注华严法界观科文》1卷、《华严心要法门注》1卷等。此外还有新罗元晓、太贤、表员等人的注疏。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

    《华严经》的原本只有一种,但分量很大。印度人计算篇幅的大小,是以偈颂为单位,说一偈或一颂是同样的意思,都以四句为一单位。不论是偈颂、长行或密咒,也以四句为一单位;一单位里,字数并不相等。《华严经》总共有十万颂,也就是四十万句,可见其分量之大。

    尤其在古代,纸张尚未发明,经典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将树叶裁成一片一片,通常一面可以写四行至六行,两面都写。再将两边打洞,用线穿订成册,这就是经典最初的制作方式。所以四十万句就需要很多贝多罗树叶来书写,而且树叶有一定的厚度,可见其分装的册数相当之多。分量多就容易散失,所以《华严经》传入中国时,就是一个残缺本。首次传入是在晋朝,只有三万六千颂,是十万颂的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都遗失了。将三万六千颂翻译成华文,总共有六十卷,称为《晋经》,也称为《六十华严》。现在还有流通,但是读的人较少。

    第二次是在唐朝证圣年间,即武则天执政时,由实叉难陀大师从西域带来,比上次增加九千颂,总共有四万五千颂,共翻译出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经文虽只有四万五千颂,但《华严经》大致的意思,已能看得出。所以我们现在读《华严经》,有时读到某一段,意思未尽,经文就没有了,就是因为有残缺。而《华严经》的梵文原本已经失传,现代保存最完整的还是华文译本。

    第三次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印度有个小国,对中国进贡。礼品里有一部《普贤菩萨行愿品》,经文完整无缺,非常珍贵。由印度高僧般若法师译成华文,总共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所以《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在《八十华严》里占了二十一卷,只有四十卷的一半。这很明显得知,在唐朝时,《普贤菩萨行愿品》是缺少一半,到贞元年间才补齐全。所以现在《华严经》每一品都有缺文,唯独《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完整的。弘一大师教导我们学习的方法,《八十华严》读到第五十九卷,接着读《四十华严》,合起来总共九十九卷。

    《八十华严》翻成之后,朝廷请澄观法师(即清凉国师)为此经做批注,称作《疏》。《疏》做成之后,当时有些人觉得还是太深奥,唯恐后学依旧不解其义,所以清凉国师非常慈悲又做了《随疏演义钞》。「疏」是批注「经」,「钞」是批注「疏」,也就是批注的批注,这对后人学习《华严》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四十华严》,清凉国师只有做《疏》,没有《钞》。但若从《八十华严》下手,有前五十九卷的基础,再读《四十华严疏》就不会感到困难。

    唐朝的李通玄居士,后人称他为李长者,他是皇族,虽没有出家,一生过着清心寡欲的修行生活,境界非常高,神通感应也不可思议。他发心为《华严经》作批注,称为《华严经合论》。

    现在这两家的批注,成为研究《华严》必备的参考资料。而这两家批注的方式不一样,清凉国师是依照经文逐句批注,这是「疏钞」的方式;李长者是一大段落的批注,论是讨论,发挥一大科、一大段的重点,这是「论」的方法。《疏钞》对学教之人帮助很大,但修行人喜欢重点提示,不喜欢逐句讲解,所以就比较偏好《合论》。因此,宗门参禅的人,非常喜欢《合论》;研教和讲经者,就喜欢《疏钞》。而论有论的优点,疏钞有疏钞的好处。

    清初,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道霈禅师,将《疏》、《论》合起来,做成《疏论纂要》。《疏》与《论》的旨趣不同,能将之融合,确实非常不容易。《疏论纂要》对初学华严者很有用处,此书可说是将《疏钞》与《合论》的精要部分,会集在一起,这是便利初学。但若要真正深入,还是要读全部的《疏钞》与《合论》。

    ——摘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