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说明三界二十五有之相。次明奢摩他中微细魔事,即五阴魔等。 第十卷说五阴的行阴魔中十种外道(二无因论、四遍常论、四一分常论、四有边论、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立五阴中五现涅盘心颠倒论)。识阴魔中禅那现境十种魔事。次明五阴相中五种妄想等。 此经的注解,在唐有三家∶(1)慧振《疏》十卷、《科》一卷,(2)惟悫《玄赞》六卷(一作二十卷),(3)弘沇《资中疏》,卷数未详。此三疏早已失传。现今所存的都是宋以后的着作,大半是属于贤首、天台、禅宗三家的。此经所以受到台、贤、禅者的重视,是因为此经所说常住真心性清净体,与台、贤二家圆教宗旨相合。又所说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对于禅宗的参究可以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五阴魔的说明,也给禅修者以警策。总之此经是详细说明了圆顿禅的途径,特别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更为禅、净学人所接近。至于译笔的华美也成为文学之士所爱好。自宋元以后,楞严咒成为丛林早课之一,于是此经的流传和讲习就更普遍了。 《妙法莲华经》简介(1) 鸠摩罗什的译本共有七卷二十八品,与《正法华经》的份量大致相当。该经主要运用了一些虚构的神话故事和譬喻来宣传、解释大乘佛教教义,译文比《维摩诘经》还要生动优美,在翻译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法华经》一经传入中土就产生广泛的影响,它与此前译出的《般若经》和稍后译就的《大般泥洹经》,三足鼎立,构成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的经典支柱。这与精美的语言形式以及独特的思想内容密切相关。下面就《法华经》的基本内容加以介绍。 一、关于“会三归一”和“权实方便”。《法华经》的一个独特之处表现在它对佛教内部对立派别的调和,它站在后出的大乘经典的立场上,采取与《维摩诘经》不同的态度,对此前出现的各种佛教思想作了适当分类,并各自给予一定的评价和地位。该经解释,佛演说“正法”依次有“初”、“中”、“后”三次,次第不同,所以教有三乘的区别;但三乘同出于佛之口,所以都属于佛教“正法”,各自都有存在的内容和理由。佛初次演说的是“声闻乘”,内容是“四谛法”,即“度生老病死”,把“速出三界”、“究竟涅?”当作修习的目标;佛中次演说的是“辟支佛乘”,也叫“缘觉乘”,宣扬“十二因缘法”,使听众由“乐独善寂、得知诸法因缘”而“自求涅?”;佛最后一次说的是“菩萨乘”,以六度为修行的内容,以获得“无上正真道”、成就“一切种智”为具体目标,直到修习成佛,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佛国净土。关于“三乘”的界说,在早期的大乘经典中都出现过,但一般称前二乘为“小乘”,只尊第三乘为大乘,褒贬分明。《法华经》把三乘说成是佛讲法的三个次第,这是它的创举,目的在于把三乘统一起来,归为一个“佛乘”。佛为何分三次做法?该经作了相应解释:佛知道现实尘世异常恶浊,众生具有各不相同的“不善根”, 佛就按照他们程度不同的“本性”,采取方便灵活的说法,以便众生受法。所以众生的不同“根性”和佛据以实施的善权方便,就成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的根本原因,而三乘就成为同一佛乘的具体运用。佛教所说的“根”,原是取植物根“能生长”之意,佛经中将它形象地运用于宗教道德和生理心理等方面,该经中的“根性”特指那些能增长对佛教信仰品格的所谓信根、善根、净根等。把“根性”作为众生能够接受佛教的内在依据,是《法华经》的又一创举,因为“根性”与一般大乘经典中所说的“佛性”或“法性”不同,“根性”不是普遍存在、等同存在于一切众生中的,而是由个人过去全部行为思想、信佛的态度等综合形成的“业报”或“福德”,也就是现世表现的“本性”,所以“根性”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根性”不同,《法华经》将众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罪根深重及增上慢”者,这类人很缺“福德”,还不能接受大乘法,即不具有接受佛乘的根性;第二类是“钝根”者,“贪着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这类是“爱好小法”的小乘者;第三类是“利根”者,即菩萨乘者。三乘之间的差别很多,菩萨乘是作为最终修行的目标尤被推崇,《法华经》善用比喻故事来说明三乘之间的优劣。“化城喻”讲的是,一位导师带领众人远行,走在半路上,大家感到累极了,甚至有人产生退缩的念头,导师就变出一座城池让众人进去休息一会,然后正色告诉众人要继续赶路。这个比喻的意思指的是,小乘佛教只是方便设立的“化城”,但不是最后的目的地,最后的目的地应是菩萨乘。经中还用“三车喻”来说明三乘,将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而推崇的还是能够“佛果”的菩萨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