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简介(3)

二、关于“佛之知见”。《法华经》将成佛的根本条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积累“福德”,另一类是悟入“佛之知见”、即“佛慧”,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一切种智,一旦众生将世俗之见换上“佛之知见”,就脱胎换

    二、关于“佛之知见”。《法华经》将成佛的根本条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积累“福德”,另一类是悟入“佛之知见”、即“佛慧”,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一切种智,一旦众生将世俗之见换上“佛之知见”,就脱胎换骨、具有佛的最重要的品格。与其他大乘经典相比,《法华经》使用“佛之知见”一词以取代“般若”的用语,并再三强调“佛之知见”的重要性,认为佛出现于世的重要作用和目的,是为了引起众生注意到“佛慧”在成佛当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佛慧”唯佛独有的特殊性质。佛之知见是无限难测的,不但二乘猜测不到,甚至已升入“不退地”的菩萨也把握不住。《法华经》把这无限难知的“佛之知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方便”;另一种是能够究尽“诸法实相”的洞察认识能力。“智慧方便”包括引导各类众生最后纳入“佛乘”的一切手段,而根据不同根性人分别说的三乘法、三乘人可以程度不同加以掌握的,也是这种智慧。《法华经》提出“十如是”的观念,在理论上巧妙地调和世间与出世间(俗谛与真谛)的隔绝状况,既不同于般若学的泛泛讲“空”,也不同于一般佛教命题“色即是空”,而是在“空”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去认识世俗世界的一切方面,并确立了大体可以反映实际事物存在状况的十个范畴(即“十如是”)。这样,《法华经》在“十如是”观念上,既不脱离现实世界,又不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根据众生的差别性和“根性”不同,《法华经》将传统的“五道”或“六道”改划为“十界”,包括“天、人、狱、鬼、畜、修罗,名六凡;声闻、辟支佛、菩萨、佛,名四圣”。后来的天台宗就是根据《法华经》中的“十如是”和“十界”,再加上诸种“世间”,发展成为“一念三千”的宗教体系。

    三、一些观念的发展。《法华经》对于佛的观念有所发展,既不同于大乘般若空宗派提倡的彻底怀疑论,并不认为佛仅是信仰者个人的主观幻影,也不同于竺法护所主张的将“佛”当作是“法身”的一种体现,而是把佛当作确证无疑的永恒存在的独立实体。经中认为,诸佛都是由凡人修来的,不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他的导师燃灯如来佛,都曾经作为个别实在的人出现过。若一旦成佛,就会常住不灭,所以尽管释迦牟尼可以有无数的分身佛,但释迦牟尼毕竟是释迦牟尼,他自身不是化身,是永恒存在的。为了要人们确信佛是“常住不灭”的,《法华经》独列出《分别功德品》宣讲:只要人们听信佛有无最寿,就能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智”,所获的全部“福德”甚至超过除般若以外的其他五波罗蜜所获的总和。是供养和礼拜就成了佛的最巧便的办法。在《法华经》中,佛为无数人授记,这些人要经过累劫的修行最后才得以成佛。《法华经》里影响深远、妇孺尽知的观世音菩萨法力甚广,当众生苦恼不堪、经商遇险、行船遭没、怨贼当道、临危受胁时,只要念一声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就会出现奇迹、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得以摆脱苦恼和灾难。观世音有“三十二”应,可以适应不同人的需要而变化出不同的形体以接近众生,关心众生疾苦。该经讲到,若有人不信《法华经》并毁谤它,那么这人就断了一切世间佛种,而断了佛种。普贤菩萨是一切信仰《法华经》的保护神,佛曾向他讲授了四条要法,作为《法华经》内容的简要概括:第一要确信佛的存在;第二条是“植德本”,包括布施、供养、读经、敬师等内的一切菩萨行;第三条特指为该经所赞许的禅观,即“八正定聚”;第四条提倡深入众生传道,要有普救众生之心。

    四、关于修行。佛教不同经典对宗教修行有不同规定,一般都较烦琐、复杂,《法华经》对此进行精简,归纳为“四安乐行”,作为僧侣修行基本准则。第一种安乐行规定:“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这里包含“菩萨行处”和“菩萨亲近处”两项内容。所谓“菩萨行处”是指修道传法时能忍受各种耻辱和伤害而无怒无怨、无报复、不慌恐、不心动;要求做到心无所拘,无善恶是非利害之分,“观诸法如实相”。所谓“亲近处”,指规定修行者应该和不应该亲近的人事和思想观念。不应亲近的范围较广,首先是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与官方保持距离;其次是不接近外道外书外说,与非佛教思想隔离开来;再次是不亲近二乘人,以维护“佛乘”的独立立场;另还有一引起戒律性的规定。至于应亲近的,在人方面应是“善知识”、“法师”,在“法”方面应是“禅观”,这是安乐行的核心内容,对全部修行法起提纲契领的作用。第一种安乐行便是僧侣们“身业”的最高标准。第二种安乐行是对僧侣们的“口业”加以规定:“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既要对众生布道传经,又要对世间一切不加毁誉,这是对“口业”的要求。第三种安乐行对僧侣们的“意业”进行规定,除要求”无怀嫉妒谄诳之心”、无求人之短长之外,主要有:“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而把这些“想”转化为实践行动,就成为第四安乐行:要求深入众生说法,行大慈大悲,实现普度众生这一菩萨行的最高目标。在修行过程中,《法华经》很重视“禅观”,强调坐禅要在安静处,以便入定,即“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坐禅的目的在于正观,“观”的内容决定着禅的性质。经中述道:“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为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这种坐禅方式接近于小乘的修习方法,但是“观”的内容与小乘禅法不同,既非“四念经”、“不净观”之类,也非“因缘观”、“无我观”之类,而是般若空宗提倡的空观。这种将坐禅与般若结合起来的理论,对中国佛教由崇尚清淡的玄学式的般若逐渐转向僧侣的具体宗教实践,有着一定的影响。修行成佛的过程有长有短,根据个人的“根性”而定。“钝根”的修行者悟道成佛是个非常漫长的渐习过程,这便是“渐”;而具有“智慧利根”的,顿悟而成正果,经中举“八岁龙女”“须臾顷便成正觉”为例来说明“顿”。

    由于《法华经》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对佛教各派采取兼容并蓄的宽容态度,故该经在佛教界获得“诸经之王”的美称。《法华经》自传入中土,就颇受中国佛教徒的关注,两晋时代就出现了一些讲习《法华经》的学者。后来研习者陆续不断,隋代形成的在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成立的宗派天台宗,也以此经作为基本经典。对该经进行注释的也很多,较著名的有隋代智ダ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以及唐代窥基的《法华玄赞》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