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简介: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佛教典籍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后秦鸠摩罗什(344-4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德,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迎师。途中,吕光闻苻坚败没,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始得东至长安,时为东晋隆安五年(40)。姚兴礼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僧叡、僧肇等从事译经工作。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这些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四论学派。此外,所译的《法华经》,肇启天台宗的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毘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的译出,带动了“菩萨禅”的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依之而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的重要资料。

  本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以全经所说教法甚深微妙,所以称为妙法。莲花是用来比喻稀有无上的妙法。因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妙法是本来清净的,如同入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又莲花是花与实同时俱有,因此以花果同时的莲花来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九界众生以迷为因,佛界以悟为果。据法华十界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当中具有众生界,众生界当中具有佛界,从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生佛不二,因果同时,就像莲花的花果同时生出相似。由于莲花有此独特殊胜之义,因此以莲花喻妙法。

  《方便品》中说:“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华,时一现耳。”优昙□花,是天花,为世间所无,此花三千年开花一次,开时金轮王出世,是佛的瑞应。如来开显的妙法,就好像是这稀有的瑞花一现,难遭难遇。

  本经是佛陀晚年在王舍城东北耆闍崛山(灵鹫山)所说,内容共有二十八品,即《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喻品》、《授记品》、《化城喻品》、《五百弟子受记品》、《授学无学人记品》、《法师品》、《见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劝持品》、《安乐行品》、《从地踊出品》、《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常不轻菩萨品》、《如来神力品》、《嘱累品》、《药王菩萨本事品》、《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陀罗尼品》、《妙庄严王本事品》、《普贤菩萨劝发品》。主旨在“开权显实”,也就是区别小乘而显示大乘,经过这种区别,最终达到“会三归一”,即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归于一佛乘,调和大小乘的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二十八品的各品教义都很重要,为了便于说明,可大别为本门和□门二门。前十四品就是释尊垂□的一切,称为□门,以《方便品》为主,开三乘的权巧方便,而显一乘的真实义,这就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依释尊本地而说的本门,以《如来寿量品》为主,开伽耶始成佛的近□,而显久远成佛的本□,这就是“开□显本”。这都是佛陀出现于这娑婆世间所说的言教。

  又□门中的《方便品》和《安乐品》,本门中的《寿量品》和《普门品》,合称为《法华》四要品。天台宗湛然大师说:“《方便品》相当于发心,《安乐品》相当于修行,《寿量品》相当于菩提,《普门品》相当于涅槃。”从发心、修行,而至菩提的觉悟,再由现前的觉悟而至涅槃的《普门品》,由此可知《普门品》在《法华经》中地位的重要。

   一、佛陀讲说本经的因缘

  据吉藏大师的《法华游意》载,佛陀讲说《法华》有下列十缘:

  □欲为回小入大的菩萨说菩萨行:佛陀过去为利根菩萨说大乘经,这些利根菩萨已供养过去诸佛,种诸善根,如《踊出品》云:“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故知菩萨利根,先闻大道;声闻浅劣,后入佛慧。

  □欲受梵王请:过去佛陀亦曾受梵王请,说三乘教;今受其请,说一乘根本*轮。说明受请与往昔不同。

  □欲明十方三世诸佛权实二智互相资成:诸佛心未曾有权实的区分,也没有一三的差别,但是为了度化众生,强称权实,以互相资成。又“实”有起权之功,“权”有资实之用,因此《譬喻品》说:“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执三乘教人,既丧于实,亦复失权;执一乘教人,既失其权,亦复丧实。这两种人都是失去如来权实二智,并住颠倒虚妄断常。佛陀欲破今昔互失之缘,令识如来权实二智互相资成,使入佛慧,同归一道。

  □欲说三净法门:诸佛菩萨为令垢重众生渐出,于是开三净之教,即:以五戒十善净于三途;说二乘以净三界;明一道以净二乘。以三途为重苦,三界为中苦,变易为下苦,而说三门以净其三垢;三垢既灭,则三净亦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