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有大乘禅、小乘禅、凡夫禅、外道禅、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还有如来禅、祖师禅之种种名称。 世间禅有二种。一、根本味禅。二、根本净禅。 一、根本味禅。 即四禅天,四无量心及四空定,名为十二门禅,是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禅。方法是用:“厌下苦粗障,欣上静妙离”之六行观去修。若厌欲界的散乱心,即修四禅。欲求有大福德,则修四无量心。若厌离色身,则修四空定。因为其生出世善法的根本,又于禅定中生着爱味,故称其为根本味禅。根本味禅,为凡夫外道以六行观修,发有漏智,不生无漏慧。 根本味禅者,人之思想,如瀑流水,静坐数分钟,便觉思想更多,坐久则会凝静。犹如浊水,若放白矾,便见沙土下沈。又如阳光透过门缝,方见微尘上下飞扬。妄想分别,正是如此。 未得初禅之前,先修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首先安坐端身摄心,由于摄心之故,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贴贴安稳,不复攀缘七情六欲等事,名粗心住。 虽不攀缘外事,心之微细流注,剎那不能停止,逐渐愈凝愈细,忽见气息出入长短,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入不积聚,出不分散,似有似无,名细心住。 心既精细,觉心自然明净,由于定法持身,坐不疲倦,任运不动,或经一坐无分散之意。此时觉身如云似影,爽爽空净。虽若空净,犹见身心之相,而未有定内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欲界指色欲、情欲、食欲、淫欲)。 得欲界定,因为定心既浅,未有功德支持,很容易失去。失有六种因缘:即一、心有期望。二、疑惑不决。三、惊怖心生。四、生大欢喜。五、爱着不舍。六、忧愁悔恨。 未得欲界定有一种不正心,即希望心。 正在欲界定时,则有四种,即一、疑惑。二、恐怖。三、欢喜。四、爱着。 出定之后,则有一种,即多忧悔。若能离此六种邪心,则易入定。 而后再修未到地定,诸禅中间,均有未到地定。得欲界定后,未得初禅前,别有境界,能生初禅。于其中间,浑然一转,身心虚豁,虽然未去欲界身相,于静坐中不见身首,衣服床座等物,犹如虚空,是名未到地定。即是初禅的方便定,亦名未来禅,亦名忽然湛心。 得此定时,须提防邪伪。其中有十种相状。 一、增减相。增者,身动手起,脚也如此,外人见其身心不安,或如着鬼,身手纷动,或坐时见诸外境,如得神通,此为增相。减者,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灭坏,或坐时疏旷,无法持身,此为减相。 二、定乱相。定者,识心及身,为定所缚,不得自在,或复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能出定。乱者,心意扰乱,攀缘不止。 三、空有相。空者,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有者,触发之时,觉身坚硬,犹如木石。 四、明暗相。明者,见外种种光色,乃至日月星辰,一切色相,无不悉见。暗者,即心闇暝,如入暗室,无所觉知,如熟睡人,亦如死人,无心相法。 五、忧喜相。忧者,其心热恼,憔悴不悦。喜者,心大庆悦,涌动不能自安。 六、苦乐相。苦者,身心处处疼痛,烦恼不安。乐者,甚大快乐,贪着缠绵。 七、善恶相。善者,经常念外散善觉观,破坏三昧。恶者,即无惭无愧等,诸恶心生。 八、愚智相。愚者,心识愚惑,迷惛颠倒。智者,利使知见,心生邪觉,破坏禅定。 九、缚脱相。缚者,五盖及诸烦恼覆蔽心识。脱者,谓证空无相定,得道得果,断结解脱,生增上慢。 十、强软相。强者,其心刚强,出定入定,不得自在,犹如瓦石,难可回变,不顺善道。软者,意志软弱,易可败坏,犹若软泥,不堪为器。 如是等十对恶触,扰乱坐心,破坏禅定,令心邪僻,是为邪定发相。分别邪正之相,则以三种方法验之,真金则以烧、打、磨便能知道。定喻于磨;修治喻打;智慧观察,譬如火烧。 于未到地定,虽不见身首床座等物,并非实无,如灰覆火、如夜噉食、如盲触妇,不畅其情。行者见身息心,如芭蕉相,无有坚实。入定渐深,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此或经一日,乃至十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应守护增长,于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结,运运而动,动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似影,动发之时,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从头至足,多成退分,从腰发则成分,足发多是进分。总之,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 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 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快乐。六、善心生起。七、知见明瞭。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有此胜妙功德,庄严动法,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五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又有余触,次第而发,名为初禅发相。 余触发者而有八触。 一、重如下沈。二、冷如冰室。三、热如火舍。四、轻如缕烟。五、涩如树皮。六、滑如磨脂。七、粗如糠秕。八、软如无骨。 此八种相,是由四大变化而来。重涩是属于地大;冷滑是属于水大;热粗是属于火大;轻软是属于风大。 又八种触,因息出入所致,入息顺地大而重,出息顺风大而轻,入息顺水大而冷,出息顺火大而热,入息顺地大而涩,出息顺风大而软,入息顺水大而滑,出息顺火大而粗。 若于中间定前,未有十种善法,先发八触,多是病相。如重涩坚沈,是地大病生。如冷滑软凉,是水大病生。如热粗暖痒,是火大病生。如轻软掉浮,是风大病生。 若从入息所得重冷涩滑等病,则用出息而去治疗。如从出息所得轻热软粗等病,则用入息而去治疗。 又因重涩坚沈等,生睡眠盖;因冷滑软凉等,生疑惑盖;因热粗暖痒等,生瞋恚盖;因轻软掉浮等,生掉悔盖;又因四大合成世间诸法,会令众生生起贪欲盖。静坐者不可不防。 因欲界色、受、想、行、识之五阴,转换色界五阴,粗细有所不同,故有八触发生。譬如世人,忧愁烦恼,内起结滞,壅塞不通,俾令四大发生变化,从心而生,乃至得病至死,此苦不从外来。今此禅中,有触乐事,亦从心有。八触之事,未必发尽,或发三五种,应先发何种,若论其次第,亦无定前后,强者先发,多见有人,从动而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