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讲义(畅怀法师)(5)

丙六、止心于足底下之“涌泉穴”。此法能治一切病患,由于五识处于头部,心多向上攀缘,心属于火,火向上升,水往下降,水火不济,诸病丛生。若心向下想,火便往下降,水则向上升,水火既济,阴阳调合,万病消除。

    丙六、止心于足底下之“涌泉穴”。此法能治一切病患,由于五识处于头部,心多向上攀缘,心属于火,火向上升,水往下降,水火不济,诸病丛生。若心向下想,火便往下降,水则向上升,水火既济,阴阳调合,万病消除。
    丙七、运心病处。无论何种毛病,若能专心一意,运心病处,以心为果报之王,心至何处,病患即除。心比如王,疾病如贼:王至何处,贼便逃走。又有相克之义,如水大之病,用紧张的观想医治;火大之病,用松弛的观想医治;地大之病,应将意念集中于头顶医治;风大之病,应将意念集中于足下医治。
    得病也有三种因缘。一、四大五脏得病。二、鬼神所作得病。三、宿世业报得病。
    四大生病者:常止心在下,多动地大,而生地病。常止心在上,多动风大,而生风病。常止心急骤,多动火大,故生火病。常止心宽缓,多动水大,故生水病。又地大增者,肿结沈重,身体枯瘠。火大增者,煎寒壮热,肢节皆痛。风大增者,身体虚悬,呕逆气急。水大增者,痰阴胀满,食欲不振等症发生。
    四大不顺得病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裳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为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外风助气,气吹火,火动水,是为风病。水火风三大增害于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水火风,亦是等分,属地大病。若此四大不调,则会生四百零四种病。
    五脏得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是心病相。身体胀满,心闷鼻塞,是肺病相。忧愁不乐,头痛眼闇,是肝病相。肤痒疼痛,饮食失味,是脾病相。咽喉噎塞,腹胀耳聋,是肾病相。
    六神发生之病:若多怕惛惛,是肝中无魂。多忘前失后,是心中无神。多恐怖癫狂,是肺中无魄。多悲观喜笑,是肾中无志。多回旋疑惑,是脾中无意。多失意不欢,是阴中无精。
    应知养生之道,眼不多见而魂在肝。耳不多闻而精在肾。鼻不多嗅而魄在肺。舌不多尝而神在心。身不多劳而志在脾。意不多思而神守舍。老子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即此义也。
    如得四大五脏之病,应求诊中西医生调治。若是鬼神作祟得病,当勇猛精进,以坚固志,加以咒力,或念《心经》,《大悲咒》,《往生咒》,或诵大乘经典,可以痊愈。若是宿业果报病,如生意失败,家属不和,贫病交加,一切不顺利,则应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戒杀放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经常跪在诸佛菩萨面前,生大惭愧,发露众罪,求乞忏悔,可以消除一切罪业。
    丙八、观息遍身。放松身体,将万缘放下,一切顺乎自然,不可过于拘束,观想气息周遍全身,随诸毛孔,或出或入,无障无碍。如此用心,非但通诸气脉,更能消除病患。
    禅波罗密门有五门禅。
    一、系心顶上,久则心动于风,如得风病,自己以为得到神通,有飞的感觉,易出偏差。
    二、系心发际,久则眼好上瞻,能见黄色,或赤色种种颜色,或见种种光明,常用会生过患。
    三、系心鼻端,出息入息,易悟无常,心若宁静,能发禅定。
    四、系心脐间(气海),能除万病,内见三十六物,能发特胜等禅。
    五、系心地轮(两足中间),气随心下,四大调和,能发根本不净观。
    心如猿猴,以锁系于柱上,其心自然调伏,将心系于五处也是如此。此五种观想方法,前二久用会生过患,后三久用可生禅定,学人应知从中选用。

    入定时有三事要注意:
    一、调伏心中乱想杂念,令其专注一境,或想丹田,或观于心,使不乱动。
    二、调伏心中昏沈,初学静坐总觉妄念比平时多。静坐日久,妄想就会减少,但妄想减少时,瞌睡又会相应缠扰。不过这是一般用功人之通病,行者务要提起精神,或注意鼻端,昏沈自然消失。
    三、摒弃外缘,使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不缘色声香味触之五尘境界。
    住定时有三事要注意:
    行者于一坐时,始从入定,终至出定,于其中间,或长或短,必须认识身、息、心之三事,调不调之相状。
    一、调身不宽不急,宽是放纵,急是约束。过宽易生懈怠,过急易生病症。若坐久疲劳,其身有时东倒西歪,或前俯,或后仰,觉已当即纠正,不可随它而去。
    二、调息不涩不滑。涩是酸涩,滑即不凝滞。使息出入微细,似有似无。坐时,觉息出入有声,或息虽然无声,而结滞不通,或出入不微细,皆是不调之相。息之出入,需要无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似有似无,身心和顺,此是调相。
    三、调心不沈不浮。沈是昏暗不清,浮则妄想纷飞。身息虽然调得适当,而心浮动或昏沈,或觉宽急不定,当安心向下,系缘脐下丹田,制诸一切妄念。若心昏沈则观注鼻端,其心自能调适。

    出定时有三事要注意:
    初入定时是从粗入细,后出定时则由细至粗。
   一、行者坐禅,觉欲出定时,于未出定前,先将心放下,由细转粗,思维名相,逐渐攀缘六尘境界,因其最初入定,收摄诸念,如今出定,需将一心散于诸念。
   二、开口吐出浊气,令身中热气外散,观想遍身毛孔,一时同出秽气。
    三、微微摇动其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再动二足悉令柔软,然后以两手遍摩毛孔,继擦两腿两足等处,再用手揉两眼后,始将双目张开,稍歇片刻,方可离座。
    坐时应放松裤带,以便气行,免腹内存气过多,日久致疾。昏沈重时,振作自心,或思日月光明,或以冷水洗脸,或起立经行。系心过猛,易生掉举。缓懈宽松,易生昏沈。故要调适心念不昏沈、不浮动、不松散、不逼迫。


静坐讲义(二)
               畅怀法师
 
    E .欲界定
    “坐禅”是佛教专有名词。六祖谓:“心念不起名为坐,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梵语禅那,译为静虑,思维修习,功德丛林等名。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妙用为果。又名三昧,翻译为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如蛇行路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故名正心行处。今人作事,得奥妙处,亦称三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