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忏悔主义(星云大师)(4)

这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涵义,正是显示修行忏悔的希有殊胜。真诚的忏悔,可以洗除我们无边的罪孽,还给我们本来清净的面目,譬如磨镜,垢去而光现。 过去有一位学僧,拜访越溪禅师向他求道: ‘禅师,我潜心

  这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涵义,正是显示修行忏悔的希有殊胜。真诚的忏悔,可以洗除我们无边的罪孽,还给我们本来清净的面目,譬如磨镜,垢去而光现。

  过去有一位学僧,拜访越溪禅师向他求道:

  ‘禅师,我潜心研究佛学和儒理二十年了,对于禅法还是一窍不通,您能开示我一些吗?’

  越溪禅师二话不说,挥手一巴掌迎面打去,吓得学僧夺门而逃,心中莫名其妙,在法堂外越想越气,正要转身回去找禅师理论时,首座老禅师恰好来到。老禅师见他一脸怒容,就和蔼的垂询:

  ‘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的挥掌打他,没有佛门风度……,正说到气头上,冷不防老禅师笑了起来,扬手兜头打了他一巴掌。学僧一怔,手上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下,半晌作声不得。只见老禅师含笑问道:

  ‘刚才你说已懂得佛学和儒理,只差一些禅法,我现在已用禅法供养你了,你晓得什么是禅法吗?’

  学僧被问得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老禅师看他怔忡犹豫,再问,他还是答不出来。老禅师就卷起袖子,微笑的说:

  ‘真不好意思,请看看我们的禅法吧!’

  说着,就低低俯下身去,把破碎的茶杯一一细心捡起来,又从容拿着抹布,徐徐把溅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得乾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这才悠然微笑立起身来,感喟的说:

  ‘禅法,禅法,这不就是禅法吗?’

  学僧一凛,这才悟出:佛法,不是口舌啊啊的空谈,而是日用修持的本领。当下拜倒受教。

  四.行为上的忏悔与心理上的忏悔 

  我们平日在身、口、意三业上,不知造了多少的罪业:身体所造的罪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口说所造的罪业如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心想所造的罪过如贪欲、瞋恚、愚痴。这些身、口、意行为上所造的恶事,称为“十恶”,也就是十种过失。自古以来,有许多大德撰写过许多忏悔偈文,无非是劝世人去除三业上的过失。譬如梁朝简文帝曾作过《六根忏悔文》,为眼、耳、鼻、舌、身、意忏悔;梁武帝也作过《摩诃般若忏悔文》、《金刚忏悔文》;对声韵学有极大贡献的文士沈约,也作过忏悔文;陈文帝作过《妙法莲华经忏悔文》;宝志禅师作过《梁皇宝忏》;悟达国师作过《慈悲水忏》,各朝各代文士君主的类似作品不计其数,可知不仅出家人要修持忏悔,一国之主要行忏悔,甚至全国的国民都要行忏悔,能够这样,这个国家的国民道德必然高尚,社会风气也会和谐。

  佛教徒如何从行为上忏悔呢?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从下面四种行为上,成就自己的惭耻正觉:

  1.说好话来忏悔:无论对什么人、什么事,都抱着慈悲喜舍的心情,以好话去赞美,这就是忏悔。经上说:“甘露及毒药,皆在人舌中”,为人好口齿,既能助长他人善根,又能增益自己德行,何必吝啬呢?

  2.捐善款来忏悔:多行布施,多做功德,既能驱伏贪爱,又可以惠施众生,也是一种忏悔。

  3.勤劳服务来忏悔:发心为大众服务,来忏悔自己的罪业,《法句经》上说:“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这种忏悔方式,也是福田。

  4.成就他人来忏悔:多为别人着想,多成就他人好事,譬如撮合别人的美满姻缘,“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又如别人做生意,我多光顾买东西,让他多赚钱,表面看来是帮别人,可是功德会回向,常常也是帮自己。像我跟别人买罗汉鞋,他一双鞋卖一百五十元,但是我却给他二百元,他觉得奇怪,问我说:

  ‘大师,别人买我的鞋,我一双卖一百五十元,他还嫌贵,要跟我讨价还价;您不但不嫌贵,反而添到每双二百元,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就说:‘你一双鞋子卖一百五十元,赚钱不多,品质无法改良,穿鞋的人也吃亏,万一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倒闭了,我们想买罗汉鞋穿,就再也买不到了。现在我用一双二百元买鞋,是赞助你赚钱,你可以改良品质,扩大生意网,使天下人有罗汉鞋穿,天下人受福报呀!’

  所以,有时候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我们只要感到亏欠别人太多,时时惭愧忏悔,时时想去报答人,自然能获得很大的法喜。这种由心理上的忏悔转化成行为上的乐善好施,依经上的记载,可以有五种福报:

  “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

   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

   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

   四者,得好名称;

   五者,庄严菩提。”

  至于心理上的忏悔,在《摩诃止观》里,也提到五种忏悔法门:

  1.忏悔:就是常常诵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来消除深重的罪业,获得内心清净的生命。

  2.劝请:譬如说话得罪了人,做事冒犯了人,主动地去请他指教,邀他聚餐,礼请他参加各种活动。请大家来做功德、做好事,劝导社会大众共同发慈悲心,发菩提心,这也是忏悔法门。

  3.随喜:别人欢欢喜喜说话时,我们欢欢喜喜的聆听,为他助兴;别人高高兴兴做事时,我们高高兴兴随缘参与,不忘给予赞美,给予鼓舞,这种随口的赞歎,就是随口的欢喜。此外还有随手助人,广结善缘,是随手的欢喜;随耳听话,欣赏同情,是随耳的欢喜;随眼注视,关怀慈爱,是随眼的欢喜;随心赞同,同感同受,是随心的欢喜。这种种随喜都是功德,每天欢喜快乐,就是忏悔。但是一般人常常忽视欢喜的忏悔,和别人相处时愁容满面、泪眼汪汪,把烦恼传染给别人,影响大家的情绪。为了个人的不乐,增加大家的忧虑、苦恼,实在罪过。因此我们要自己欢喜,也给大家欢喜,这就是忏悔。

  4.回向:我们自己做的功德,不敢自己独享,回向给大家共同享受,如此回自向他,就是心念上的好忏悔。譬如我们现在点一盏光明灯供养菩萨,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发愿点这一盏灯,普天下的人都能照到,都能蒙受佛陀的光明,这是多么好的愿心!布施一块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块钱,但是布施的时候,发愿将这布施的功德,能解决天下人的苦恼,这种回小向大、回事向理的忏悔,是多么大的力量!有些人对于回向偈,只是口中唱唱而已,还需要身体力行,真正付诸实践。

  5.发愿:在寺院里,出家人早晚功课,常念四弘誓愿文:“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种发愿忏悔,就是为了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过去胜鬘夫人在佛陀授记后,曾经恭敬发十大愿,成为佛教发愿的师范,这十大愿的前五愿,就是最具体的心理忏悔法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