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生活(释法缘)(7)

2持戒: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在佛法里非常重要,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又称为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就是三种解脱烦恼的法门或学问。在三学中,以戒为首,戒是根本,也是佛法久住世间的基石,所

  2持戒: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在佛法里非常重要,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又称为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就是三种解脱烦恼的法门或学问。在三学中,以戒为首,戒是根本,也是佛法久住世间的基石,所以《四分律删补随机羯摩序》中说:“戒为无上菩提本。”57持戒是为了护念众生,菩萨正是因为不忍心伤害、恼乱众生,所以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等。持戒可以和乐众生,因为严持戒律,对别人就不构成威胁,所以可以和乐大众。而且持戒还能安邦定国,一个国家之中,只要一人持戒,就一人健全,一家持戒则一家健全,如果一个国家中人人能持戒,则社会必定和谐安定。在监狱中那些失去自由受刑之人,必定是犯了如杀、盗、淫等戒律,所以一个国家之中若能人人持戒,则能国泰民安。

  戒又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或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是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指的是在家两众(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出家、在家七众所持的戒律若能够遵守一分,就得一分解脱;能够遵守二分,能得二分解脱,所以称为别解脱戒。菩萨戒,即菩萨所受的戒,菩萨戒的内容称为三聚禁戒:既摄律仪戒,是止息一切恶行的戒律,包括五戒、十戒乃至七众别解脱戒,是无恶不断;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善行的戒律,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戒律,无生不度。通过持戒不仅能利益众生,还能使我们自身身、口、意三业清净,关闭一切诸恶趣门,不致于造恶业而堕落到恶道。通过持戒还能获得正定,因为如果一个人无恶不作,内心就会不得安宁,假如不犯杀、盗、淫等戒,在修定的时候就容易入定,而能得正定,如《佛遗教经》中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持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能生。”58

  持戒也要在般若的指导下,才能圆满。我们虽然自己严持戒律不犯,但不要有执著的心,如果有执著的心,就会有自己持清净而别人不清净的分别,如果是这样就不可以称为持戒波罗蜜。《大般若经》说:“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59这就是告诉我们应用无所著的心来持戒,虽持而不执著,才能持戒圆满清净。

  3忍辱:就是安于忍耐,意志坚定,经得起打击,受得了磨难,不管怎样艰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来的影响而改变宗旨,或者引生罪恶。忍辱有三种:(1)耐怨害忍:如有冤家仇人来损害,或是非礼诽谤,种种无理刁难,能够忍辱,不生恨,不加报复;(2)安受苦忍:即在修行及度化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恶劣条件,如身体病弱,天气冷热,大风、大雨、大寒,衣食不具等恶劣环境,种种痛苦,艰难的环境,都能泰然处之,安心忍受;(3)谛察法忍:谛即真谛,察即观察,法即佛法。指菩萨以般若智慧审查诸法实相,了达诸法空无自性之法义,知道诸法皆空,刹那生灭,无有实体可以执著,故处逆境或顺境中,心能平静忍受,泰然处之。此忍为耐怨害忍和安受苦忍之所依。

  通常我们对忍辱认识不足,认为忍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在佛教看来,真正能忍的人,方可名为有力大人,忍辱可以防护我们的真心。如《四十二章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60《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又说:“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为入道智慧人也。”61可见,忍辱是一种人格力量,是一种智慧。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用他超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而最终成佛。忍辱能对治恨,一个人倘若充满憎恨心,缺乏忍的涵养,就会产生愤怒,而火烧功德林;具备忍辱的涵养,就不会有嗔恨愤怒了,对于别人的伤害你能心平气和,和颜相向,就很难树立怨仇。因而忍的涵养又能使彼此和谐,内心安祥,忍辱就是指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一种安稳的修养,所以《摄大乘论》卷二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62而且我们修行也要以忍辱做为基础,要布施、持戒,就要有忍辱的基础,不能忍辱,布施和持戒将功败垂成,所以忍辱对于学佛的人来说非常的重要。

  忍辱也要以般若作为指导,在忍辱的时候,心不动,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如《金刚经》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恨。”63佛陀回忆当初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之所以能够忍辱,是因为无我相,因此要能以般若观照,通达性空,了知诸法如幻如化,无我无人,自然心不为境所动,成就忍辱法门。

  4精进:纯一无杂称为精,勇猛直进称为进。修菩萨道,自利利他,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著,自度度人,无有退堕。精进有三种:(1)披甲精进,这是比喻菩萨在止恶断烦恼时犹如勇士披上铠甲上阵杀敌,无所畏惧,勇猛不懈;(2)修善法精进,是精进修习一切善法,毫不松懈;(3)饶益有情精进,是精进不息的饶益一切有情,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修学不厌,教化不倦,即使下地狱也在所不辞,如地藏王菩萨,终年在地狱中救度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精进度体现了佛教积极精进的大无畏精神。精进能止息恶法,对治懈怠成就善法,乃至令善法日益增长。精进也要在般若引导下,虽勇猛精进而不执著,不分别我在精进,别人在懈怠,以无所著的心勤修善法,圆成佛道。所以《大般若经》说:“诸菩萨摩诃萨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64

  5禅定:又名静虑,即是止息一切妄想,使心安住一境,就名为禅定。禅定有很多种,有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属于最上乘禅,这种禅不一定是静坐,静坐只是初学人的方便,菩萨所修的禅定要与慈悲和智慧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无论是在静中还是在动中,都能安于一心,如如不动,不被外境所左右。这种禅正如永嘉玄觉禅师所说的:“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65即在行住坐卧之中,历境炼心,于一切法不取不执著,心如如不动,这才是禅真正的生命和内涵。修习禅定能对治散乱。我们的心是很散乱的,心猿意马,没有一刻的停息,通过禅定能使躁动不安的心安静下来,得到法喜觉悟解脱。修禅定也要般若来指导,照见诸法如幻如化,心不随境转,如如不动则不乱,也不贪著禅定中的喜悦;而世间修禅者往往容易住禅定中,贪著禅悦,依般若观照则能远离禅味的贪著,于一切处无所执著。所以《大般若经》说:“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66即是要以般若为指导来修禅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