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义(惟贤法师)(8)

第一个阶段,刚开始学佛、信仰“三宝”(佛、法、僧),“三宝”里的“法宝”,“法宝”就是“般若”,对于“法宝”(一切经典),我们必须要走“闻、思、修”的道路,要听闻熏习、如理思维、结合修持。“闻、思、修”

第一个阶段,刚开始学佛、信仰“三宝”(佛、法、僧),“三宝”里的“法宝”,“法宝”就是“般若”,对于“法宝”(一切经典),我们必须要走“闻、思、修”的道路,要听闻熏习、如理思维、结合修持。“闻、思、修”三慧,是每一个学佛人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所以在皈依以后,读经典、研究经典、依之行持,都是一个“闻、思、修”的过程。《大般若经》里还讲到了受持经典的“十法行”: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够经过实际“闻、思、修”的功夫,逐步下去定力就深了。我们在积聚福慧资粮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功用行,逐步对般若中道实义有所理解,有所领悟,就可进入“加行位”,这种智慧就叫做“加行智”。

大家多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就已经初步踏入般若智,第二、第三阶段就相当于禅宗的悟境“过三关”。初关大死一翻,二关证见本来,三关洞察法相,由证“根本智”到“后得智”,获得开悟。欲达此境,你就必须要加功用行,“闻、思、修”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开悟。开悟就是见道,就登入初地。开悟,就是自己内心的智慧与空理空性契合了、冥证了,直指明心,见了性,这个智慧叫“根本智”。由“根本智”就产生“后得智”,“根本智”契证空性,“后得智”洞察缘起。从初地以后到十地,逐步逐步修,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如,分分断,分分证,“根本智”、“后得智”就逐步深化,逐步提高,到金刚道就彻底斩断烦恼障、所知障。

什么叫“金刚道”呢?就是说坚定地、彻底地、完全地把两种障碍(烦恼障、所知障)消灭。这个时候就证二空——我空、法空。到了如来的境地,就完成圆满的根本智、后得智,这是佛的最高境界,最高的智慧境界。这就是我们修行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从加行智到根本智、后得智,这个次第很明确。

那么,般若的体是什么呢?就是能够观察本体和现象的一种智慧之体,为般若之体。观察的什么呢?空性!这种观察空性的智慧,由真空到妙有的智慧,这种智体,也就是般若体。

什么叫“空”呢?一般人不了解,比如说对出家人往往误以为:你们四大皆空了,那么什么都可以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那个是错解的。这个“空”,第一,不是空洞的空,不是“一个东西都没有了,什么都不要了”的那个空;第二,也不是说一切事物消灭了,比如说这个人的生命消灭了就没有了,这种断灭空也不对。“断灭空”,就是“断见”。有断见的人具有邪见,拨无因果,那是最可怕的呀!你看世间上那些造业、造罪的人,他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后世,认为一个人,一期生命没有了就算永远没了。那么,现在就可以为非作歹,损人利己,罪恶就这么来的。这个空,既不是空洞的空,也不是断灭的空。

怎样认识这个“空”呢?我来讲三点:

第一,从认识方面来讲。佛教讲,这个“认识”,不出“现量”和“比量”。“现量”呢,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呢,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已知到未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叫“比量”。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宇宙现象、自然现象,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大家想一想,哪样不是在变呢?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正所谓“花无常好,月无常圆”,哪样不是变化的?没有一个实体。所以,宇宙现象没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从现象上去寻求一个实体是不可得的,找不到的。

第二,从现象的存在来讲。以我本身来讲,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我。从你本身,哪里去找个实在的我呀?身体是个假躯壳,是五种“元素”(即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结合成的,这中间哪有个“我”?我在哪里?没有个实体是我。从万法来讲,没有个实体的万法。那么,一切现象随缘生灭,既无“我”的实体,也无“法”的实体。我们不过是从名言安立方面来了解一切。安些名字,都是假的,可以变的。一个事物,中国是这样称呼,在外国就那样称呼,你汉族这样称呼,藏族的称呼又不同。你能把名字执着为真吗?都是假名安立。所以,从存在的本体来讲,也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

第三,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重点要破除内心的无明愚痴。断除了无明愚痴才没有烦恼,因此要把内心打扫干净。如何打扫干净呢?就必须有真知真见,不能有邪知邪见。什么是邪知邪见呢,一个是“断见”,一个是“常见”。能够破除“断见、常见”这两种邪见,我们内心才能清净,才能具足“无我慧”,这种慧就是“空慧”。这是从修证来讲。所以对于这个“空”,我们了解了以后,就知它具备两重意思:一重是因缘生法,一切现象本来如幻如化,所以叫“空”;二是它既然是如幻如化,是变化的,就没有一个实体,你就不要执着,破除对“我”的执着,对“法”的执着。破除执着以后,内心无一点障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这叫做“空”。所以,具体讲来,这种慧才叫“空慧”,再具体讲就叫“无我慧”。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是有智慧,见到“空”了。

唐代有个神秀禅师,他为了承接五祖的法,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就代表要达到获得的菩提果报,必须把我们的肉身变为法身,证得菩提,修行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必须靠心,“心如明镜台”,靠明镜台的心。明镜台的心是什么呢?般若的智体,能够观察事物的智体。这个心台,必须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才能进行观察。这个靠修“定”,修定修好了,就像一潭水静下来了——水清月现,水不清月不现。水清的境界,在于能够善于观察,这就是般若智体。如何达到这个境界呢?那就靠我们修行的功夫——“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怎样勤拂拭呢?要修戒、修定、修慧,不要沾染“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缘的境界),惹起烦恼。这就是神秀大师的一首偈子。“心如明镜台”,就是般若智体。

慧能大师写的就高一层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真空的境界了。在真空的境界中,既要遣除世俗法,也不要执着胜义法(胜义法包括菩提果、般若因),虽修般若而不执着般若,虽证菩提而不执着菩提。所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心、真空,本来就没有什么是是非非、相对的东西,什么都没有,惹个什么尘埃呀?到了真心境界,就空除一切虚妄分别,一无所着,慧能大师就高这么一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