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3)

第三、菩提心︵觉悟的心︶。《毘卢遮那经》在﹁大悲为根﹂之下,紧接着便是﹁菩提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也就是佛。一切事从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就得菩提,种佛就得佛。﹁菩提为因﹂就等

   第三、菩提心︵觉悟的心︶。《毘卢遮那经》在﹁大悲为根﹂之下,紧接着便是﹁菩提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也就是佛。一切事从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就得菩提,种佛就得佛。﹁菩提为因﹂就等于是说,咱们现在播种,你种了一个佛的种子,将来他就要结出佛的果。所以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这同《华严》说:﹁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华严》说,这三个像是一盏油灯的三个方面︱灯油、灯炷与灯光,缺一不可。而关键是灯光,不发光的灯有什么用?灯的光譬喻大智慧。我们看到本来是佛的众生,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觉悟,冤冤枉枉的在轮回之中受种种苦,所以要救度,这是悲心。悲心广大,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这就是大愿。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如《金刚经》:﹁终日度生而终日无所度﹂。这样的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们要发起菩提心来,我们能发起这个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如果学佛还没有发菩提心,或者曾经发过,但又忘掉了。《华严》教导我们:﹁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句经文应该引起学佛的人的深切注意!离开了菩提心,纵使修种种善法,也是为魔服务。这都是真语实语,佛不会吓唬我们。
   戒定慧三无漏学
   以上三种根本心,是大乘佛教行人,不可或缺的。本段的三无漏学,同样是一切大乘行人,不能缺少的。戒定慧是六波罗密的浓缩,波罗密翻为﹁彼岸到﹂,华言就是到彼岸,也可译为六度。迷惑与生死是此岸,觉悟与涅盘是彼岸,烦恼是中流。我们处在生死轮回的此岸,若能超脱一切烦恼,便能到达觉悟成佛的彼岸,所以名之为﹁度﹂。六度代表万行,浓缩便是三无漏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般若是特殊的重要。
   ︵一︶、戒。至于戒呢?是宝塔第一层。第一层若坏,塔就不能存身了。现在我们只谈居士居士五戒。八关斋戒,因有过午不食,这是斋。居士可以受菩萨戒,学密可以受密戒。戒不受则已,受了就必须精勤守护,千万不可犯戒。如果不守戒,就如同一个漏水的器具︵这个花瓶漏水,我们就不能用︶。一个漏器,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必然漏光,所以叫做﹁非器﹂。
   ︵二︶、定。就是禅定,例如四禅八定︵色界有四禅,无色界还有四种定,把色界无色界加在一起成为八定︶禅定全靠自力,很不容易修成功。释尊在《首楞严经》中开示,若不依靠密咒加持,行人修禅定想避免魔扰是不可能的。至于外界有很多种练功,好像很了不起,其实是初步又初步。但是大家不知道,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大惊小怪!四禅八定是色界无色界的事,我们是在欲界,欲界里修练,起码要超欲界才行。得了欲界定的人,在入定之后,身就跟云跟烟一样的,非常空虚和清净。不过还是感觉有身,这个是欲界的定。在这个地方修持再进一步之后,突然间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时候自己不见自己有身,也不见自己的衣服,也看不见自己所坐的床铺,房子也没有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很多人到这个地步就妄自尊大,自以为如何如何。其实这是未到定,还没有到初禅哪!初禅之上,二禅、三禅、四禅,他还不到初禅。就像还在幼儿园,就自认为我是博士了,这些地方很容易错认。你自己没有开悟,说开悟,没有到四禅说四禅,这叫大妄语。大妄语是决定入地狱的,所以这样你修了半天还不如不修,这是我们修行人很需要警惕的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听见别人说到了这个境界,我们念佛念了半天没有到这个境界,就认为他比我强。应知:他不能和阁下相比呀!那远远不能相比呀!他们纵不犯大妄语,没有损人利己的心行,最多是欲界天。我们则是横超色无色界欲界诸天,直生西方净土,永不退转,一生成办。他们如何能比?
   ︵三︶、慧。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没有法翻译了。在华文中没有一个适当的名词来翻译般若,所以没有翻。有时勉强用﹁大智慧﹂以别于常用的智慧。在三无漏学与六度中,般若都是最重要的。教中常说,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这就是说单修前五度的每一度,若没有融会般若,那么修者就同瞎子一样,你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练。纵然是善事能得福报,但如仰箭射虚空,福尽,箭还是堕落到地面。般若是什么?勉强来说,那就是能显清本有心体,消除妄想执着的心力。参证《法华经》也可以说:是你能了悟佛的知见而证入佛的知见的智慧。《法华经》:﹁十方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佛为什么到世间来?唯独为这样一件大事因缘才来。什么事呢?就是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给众生开示佛是什么知什么见。释尊悟道的头一句话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话要是佛不说谁能知道!所以佛就为这个大事因缘来的,然后众生就依止佛的知见,放弃自己的知见。我们都是众生知见,就是情见,都是从情出发的,也就是妄见;所以要去掉我们的知见,转换成佛的知见。那要靠什么?就要靠般若嘛!但般若不是我们情见所能达到的。佛当时就说,众生的妄心像太末虫,︵太末虫这个名词很有意思,佛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有细菌。末是微末,太末是极微末,极微末的虫不就是细菌吗?︶处处能缘,独不能缘在火焰之上。细菌什么地方都能生存,但在火上不能生存嘛!这就比方众生的心,本领大极了,没有不能想的。处处能缘,但不能缘于般若之上,对于般若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大家要明白,你如果仍在情见之中,你所能理解到的都不是般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这个地方很多人错认。有的人开了点知解,以为他所知所解就是般若,不是,你所有用知解达到的都不是。所以这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思议境界。对于这方面,我的师父大禅师上虚下云大师,他有一个很好的譬喻:我们在妄想心中要理解般若,就像你坐在椅子上,要举这个椅子,这就举不起来了;要离开这个椅子,才能把这个椅子举起来。这个比方非常生动。你在没有离开妄想之前要理解般若,就如同你坐在椅子上,要把这个椅子举起来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行人学习般若,若要一下子便能明白般若的本体,那是不可能的。所幸般若能一分为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一切表达般若的经论语言文字等等都是文字般若。行者思维参究文字,了达其义,依之来观察对待事物是观照般若。在久久观照之中,一日蓦地触着关捩子︵即现在所说的起动键︶,豁然朗悟彻明本心,即是契入实相般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