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嘉兴朱西宗居士广振 人之处世,遇顺境者,其情愉以安。遇逆境者,其情忧以危。然而顺未足为幸,逆未足为不幸也。溺于意之所便,则出世之心不生。戚戚乎不得志,夫然后厌身世之桎梏,而求以出世。是故万苦交于前,但以正智观察苦从何生?从身生。身从何生?从业生。业从何生?从惑生。因惑造业,因业成身,因身受苦。但能破惑,一切空寂。敢问所以破惑之方,只须就本参话头上理会念佛的是谁。捉败此疑,诸惑皆破。思之毋忽! 又 闻病,今开三法:一曰对治。病既生于劳郁,当以逸治劳,以舒治郁。逸非懒惰不简之谓也;万缘尽废,如初生孩子,六识不行,是之谓逸。舒非散放无忌之谓也;知身世如幻梦,随缘顺受,不被境瞒,和即今病之愈否、身之生死一并放下,是之谓舒。二曰调摄。调摄在节饮食、慎药饵。饮食不待论矣。药饵不宜多服,知柏芩连等苦寒之剂,使金寒水冷,阴未能滋,火未能降,而胃气先败,食不下咽,或洞泄,危矣,宜与高明议之。三曰正念。即前所告,苦从身生,身从业生等。病即苦中之一,其展转相因,亦复如是。应孜孜密密,日夕体究。究之不得,只消提一句本参念佛话头,回光自看。识得此念下落,则惑自破。惑破则展转消灭,亦复如是。只此三事,宜力行之。 又 须信万事是宿缘,不但顺逆穷通,乃至死生,都抛却大海,莫起忧怖。收拾身心,反观内照本参话头。切记切记。 又 念佛非止明心,亦无病不治。倘有劝进道术者,不必信受。恐失正知见,特预陈之。 又 尊恙至是,亦甚危矣。宜以所欲言事,尽底书付令郎及尊堂,令胸中都无牵挂,一心正念。若平日于念佛法门信得及,便可心目内照四字佛名,历历明明,无间无断。从其今日明日去亦可。设或不去,活到一百二十岁亦可。此为要紧语,朋友平生相交正在此处。他皆小事,不暇及也。切不可贪生怕死,而误大事。 与王居士大琸 贵恙宜将身外事,并此身四肢百骸,尽情放下,使空无一物。若必不可歇者,权且歇下,待后处之。妄想炽不能制,当念佛数声压伏之。世间荣华富贵亦不过片时间事,厄难苦恼亦不过片时间事,倏忽便无。且万般皆属前缘,非人力所能奈何者也。尽情放下,一心念佛。至嘱至嘱。 与秦明中居士 法门无量,要在明心。明心要门,无如念佛。读作之暇,或心烦时,静坐念佛,甚有利益。一念在佛,杂念退休,心空境寂,妙当何如。愿无易而忽之。 与吴江秦任南居士广俍 所云开幽暗,解业缚。若会,则幽暗即是光明,业缚无非解脱。如不会,但时时摄心念佛。久久静定,自能发慧。 与南城吴念慈居士广翊 入道多门,直捷简要,无如念佛。念佛一门,上度最胜利根,下至极愚极钝,盖是彻上彻下之道,勿以俗见摇惑。古来尊宿教人看话头、起疑情,以期大悟。或看“无”字,或看“万法”等,不一而足。今试比例,假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与“念佛是谁”极相似。若于“是谁”处倒断;“一归何处”,不着问人,自豁然矣。古人谓念佛人欲参禅,不须别举话头,正此意也。念佛数声,回光自看这念佛的是谁?如此用心,勿忘勿助,久之当自有省。如或不能,直念亦可。使其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念极心空,感应道交,现前见佛,理必然矣。 与太仓王子颙孝廉智第 贵宅世修盛德,何为尊体遘斯剧疾,得无宿业使之然乎?疾病之由,多从杀生中来,故偏重放生也。今更有所陈。良以外僧代忏,与内心自忏,功德悬殊。愿空其心,尽罢一切诸缘,于空心中单念一声阿弥陀佛。所云念者,不必启口动舌,但默默以心眼返照,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心心靡间。若有痛苦,忍之耐之,一心顾念。经云:“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功德悬殊也。 ●答问 答闻谷广印 问:古人已秉单传直指,后修净业而欲往生者,为是悟后随愿起行耶?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堕偷心、歧路心,工夫哪得成片耶?若已悟,则尘尘华藏,在在莲邦,十方无不可者,何独乐生西方耶? 答:真信净土,决志往生者,不论已悟、未悟。其从事单传直指而未悟者,虽日以参禅为务,不妨发愿往生,以未能不受后有,毕竟有生处故,不是偷心、歧路心也。其已悟者,古人云:“汝将谓一悟,便可上齐诸佛乎?”故普贤为华严长子,虽尘尘华藏,在在莲邦,而《行愿品》必拳拳乎以往生安乐为言也。已悟尚然,未悟可知矣。 问:参禅贵一心不生,念佛贵净念相继。兹参究念佛一门,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时虽心佛分明,参时即二俱坐断。断故参功渐胜,念力渐微,则他时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一念不生,是禅非参。起念下疑,乃名曰参。《楞严》云“又以此心反复研究”等是也。念时、参时,俱属有念,亦不相悖。 答钱养淳州守广霑 问:此心放逸来久,虽以念佛摄持,暂得还失。如何保任? 答:久反之地,非一战所可收功。唯在坚勇不退,直至心地开明,自然一得永得。 问:猿方着锁,旋即昏沉。惺惺策发,随复散乱。云何降伏? 答:寂寂治散乱,散去则生昏沉。惺惺治昏沉,昏去则生散乱。止观双持,昏散皆退。今只须精明念佛。念无二念曰精,念而返照曰明。精即止,明即观。一念佛而止观备矣。 问:七处征心,心不在内外中间。二祖问安心,心不可得,云安心竟。此非凡夫境界。今欲住对面念如何? 答:莫管七处八处,亦莫管安与不安,亦莫管对面不对面,但只一心念佛。古云: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问: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佛法誓在普济,不爱发肤。而治生情存什一,如何圆解? 答:若一向举扬向上,不但治生产业,即杀盗淫妄,何曾与实相违背?今就世间论,什一是世间常理,亦不碍道。彼欺罔取利者乃不可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